2014两会,是习李班底夯实之后的首次两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全面深化改革蓝图,将经过这次两会得到一次集中的推进。两会既是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平台,也是海内外媒体的舆论盛宴。大公网依托港媒优势,为读者呈现全球各大媒体对两会的观察,第三只眼观两会。【评论】
2014-03-13 08:12:13 | 来源:国际在线
据美国侨报网3月10日报道,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他的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时,提出 “倡导全民阅读”。倡导阅读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尚属首次。
2014-03-13 08:21:41 | 来源:大公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的首次“两会”最关键的一幕尚未上演,马航失联事件已抢去了所有镁光灯与社会焦点。大家好像忘了“两会”还在进行。一个司机大哥陶侃说,与社会失去联系,“两会”也失联了!
2014-03-14 09:17:56   |   国际在线
法国《欧洲时报》13日刊登社论称,作为习近平、李克强执政后的首次政协会议,这次大会最为外界关注的是,会议能否为讲求务实、力推改革的中国新领导集体提供所需的建言与对策——中国改革正进入攻坚期,中国的政治协商平台应该发出更加求真与专业的声音。
2014-03-14 08:33:12   |   大公网
中国政府主导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有时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各项经济指标和在世界的经济排名节节攀升。研究表明,中国公务员和国有部门内部,和社会的薪酬差距在名义上与很多国家相比,都更显得平均主义。
2014-03-14 08:23:00   |   大公网
总理记者会是每年“两会”的压轴大戏,有时能起到将“两会”气氛推向高潮,让“两会”余音绕梁、达到回味无穷的奇效,例如1998年的朱镕基记者会和去年的李克强记者会。作为一年一度的“全民议政平台”,“两会”今后仍将中外媒体观察分析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2014-03-14 08:18:28   |   大公网
据中国媒体报道,交通方面的“大部制改革”早在2008年就拉开帷幕,当初铁道部并入交通部的呼声甚高,但遭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的反对。中国媒体昨日报道,交通运输部前日发文称,经过将近一年的工作,各项调整工作已基本到位,标志着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落实工作顺利完成。
2014-03-14 07:07:53   |   大公网
2014-03-13 07:39:57   |   香港文汇报
全国两会收官在即,昨日为人大闭幕前一天,近200名国内外记者参加了新闻中心最后一场记者会,为挖掘两会新闻冲刺。一名美国记者说:“我不敢相信两会就要结束,我还想做很多选题。”另一位外媒记者表示,中国的变化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4-03-12 08:02:06   |   海外网
据路透社表示,除此之外,外国学者也对周一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周强予以了评价。有学者表示,法律改革反映了在一年前成为最高法院院长的周强的一个渴望,那就是更为专业的处理案件,并且对误判的情况予以处理。
2014-03-11 13:09:21   |   参考消息网
台湾媒体称,在大陆两会敏感时刻,前有昆明恐怖袭击事件,今有马航飞北京班机失联。从中央对两起重大危机事件的应对,可看到大陆官方的转变。
2014-03-11 07:55:55   |   大公网
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晨光教授昨天接受采访时分析,通过微博直接公开薄熙来案件审讯情况,让人民了解审判进程,这表明司法审判公开程度已大大提高。而采用微博发布的方式提供了即时性,让人印象深刻。
2014-03-11 07:35:24   |   国际在线
美媒报道称,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长期以来都被视为“橡皮图章”,批评人士说人大开会时,代表们总是在开会、游走、听报告以及发牢骚。但是在本届人大会议上,代表们正致力于塑造新形象,并切实发挥作用。
2014-03-11 07:34:50   |   国际在线
美国侨报网3月8日报道,满街的口罩,隐约的景致……刚刚晴朗几天的北京,8日再度陷入雾霾笼罩;这让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直接体验了一下“会呼吸的痛”,也让本就热爆的雾霾话题再度成为焦点。
2014-03-11 07:32:48   |   参考消息网
香港《太阳报》称,8日的这场记者会,是王毅任外长后在人大会议上的首秀,自然为人关注。王毅在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大方得体,得分不少;而他终止记者会,更是值得一赞。
2014-03-10 07:21:56   |   参考消息网
新加坡媒体称,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在全国两会地方代表团中展现幽默,而且小笑话背后还蕴含大智慧。全国政协一个小组深知这部韩剧在中国掀起的狂热,整整一个上午都在叹惜中国为什么拍不出这么好、这么火的电视剧。
2014-03-10 07:17:31   |   新华网
海外媒体关注中国,西方主流媒体更偏好议论中国,尤其是在中国两会期间。尽管报道量巨大且内容纷繁复杂,并且越来越多的外媒对中国发展进行客观报道,但其中仍难掩两种论调:“威胁”或者“崩溃”。
2014-03-09 07:55:12   |   参考消息网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报道,李克强总理在他的首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某种程度上摆脱了通常的枯燥乏味。他说,中国必须向污染“宣战”。他说,频繁遮蔽国土的雾霾是大自然亮起的“红灯”,警示着“粗放发展”的风险。
2014-03-08 07:53:05   |   大公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论及这三个领导小组的关系,作为中央成立网信组构想背后的建议人,汪玉凯分析说:“这三个机构可以说都是中国在中共十八大以后,为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未来发展做的重要组织准备,具有战略意义。”
2014-03-07 15:55:26   |   中国新闻网
英国《卫报》报道,投资者们原本一直在猜测中国可能会宣布下调其GDP增长目标,并为此而感到担心,但在这一数据公布后分析师认为,这一经济增长目标是对亚洲地区、对其贸易以及商品货币的支持。
2014-03-07 13:29:20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03-07 11:37:12   |   参考消息网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从投资依赖型向消费主导的自律型经济的改革是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课题,能看到中国政府决心推进改革的姿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允许民资进入国企垄断的石油和电力领域。
2014-03-07 11:35:57   |   参考消息网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称,新一届领导集体将“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列为执政目标,因此,李克强首次端出的施政报告,采取了较清新的表达风格、浅显易懂的流行文字,就是希望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2014-03-07 11:35:18   |   参考消息网
韩国《朝鲜日报》3月6日称,中国政府5日发布2014年国防支出将增长12.2%,同时还警告日本“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但有分析认为,中国增加国防预算不只是针对日本。
2014-03-07 09:18:13   |   中国新闻网
法国《欧洲时报》6日刊载《用“中国式办法”解答中国问题》一文指,选择了坚持走具有自身特色道路的中国,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中国式办法,并且在不少领域也找到了中国式办法。
2014-03-07 08:34:09   |   国际在线
英国《每日电讯报》也报道了中国总理的治霾决心。文章说,李克强总理将污染治理作为2014年9个主要任务之一,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决心。
2014-03-07 07:57:38   |   海外网
2014-03-06 09:58:08   |   参考消息网
境外媒体称,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动了范围不断扩大的反腐运动的背景下,中国禁止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举行发放礼物的奢华欢迎仪式和提供豪华膳食。
2014-03-06 09:53:38   |   参考消息网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5日报道称,中国5日宣布,2014年的军事预算比去年增加12.2%。国防开支的快速增长再次表明中国的目标是成为太平洋地区居主导地位的军事力量,并拥有一支能够在本地区投放兵力的海军。
2014-03-06 07:38:26   |   联合早报网
2014年3月5日,中国人大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李克强以中国国务院总理身份首次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透过李克强这份政府工作报告,给其很鲜明的贴上了改革派的标签。
2014-03-06 07:37:04   |   海外网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这一比较温和的经济目标显示出,中国领导集体在关注GDP增长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经济可持续性、环境问题和社会稳定。
2014-03-06 07:36:24   |   海外网
《华尔街日报》称,与之前相比,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经济增速放缓不能破坏劳动力市场,这是关键。据该报报道,中国短期经济指标描绘了一幅喜忧参半的就业形势图。
2014-03-06 07:35:05   |   海外网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的军费增长显示了其在应对与邻国长期存在的领土问题上,可以处于一种更为坚定而又自信的立场中。路透社报道则称,中国军费增加的部分原因则是为了加强其海防和空防管控,并发展更多的高科技武器。
2014-03-06 07:34:15   |   海外网
据路透社报道,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中国并不仅仅有雾霾的困扰,并且还有严重的水体和土壤污染的忧患。许多地区的污染指数已严重超标,引发了民众的不满。他们迫切地呼吁政府颁布更强有力的措施。
2014-03-05 13:09:06   |   中国新闻网
2014-03-05 13:04:04   |   中国新闻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5日刊文指,世界对中国经济放缓产生了忧虑,但这些忧虑没有一个能成为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相反的,人们期待已久的中国经济重新平衡已经开始,而低增长率是这一进程的自然结果。
2014-03-05 08:00:20   |   大公网
据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报道,中国官方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极少与随后的实际增长数字一致,以至于人们可能会把该目标视为一个毫无用处的指标。但在今年,很多事情却将取决于这个目标的具体数字到底是多少。
2014-03-05 07:39:47   |   大公网
2014-03-04 15:00:03   |   中国新闻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称,在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后,中共高层已展现了快速动员、相互配合的应急能力。文章表示,希望中国领导层的合作能转化为中国民众福祉,处理好善后,祝愿昆明市民勇敢坚强走出这场噩梦。
2014-03-04 13:06:43   |   中国新闻网
美国《世界日报》指出,李克强5日在人大会议上提出首份政府工作报告,将是今年两会最大亮点。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如何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转换成政府政策,端看李克强报告中在经济、社会、财税等工作提出的部署和政策作为。
2014-03-04 10:52:59   |   海外网
据俄罗斯之声网站报道,中国在春天来临之际迎来了颇受期待的政治事件——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在反腐和反浪费斗争中,中国领导人将不得不考虑到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方面的诸多因素。
2014-03-04 10:49:45   |   海外网
此次人大会吸引了众多外国媒体的关注。美国媒体普遍认为,经济问题将会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议题,其中主要是经济目标的设定、经济改革的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等。
2014-03-04 10:47:01   |   国际在线
2014-03-04 10:46:33   |   国际在线
据英国《金融时报》3月2日报道,每年3月初,数千名中国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齐聚北京,审查法律与政策。通过这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正不断取得进步。 今年“两会”特别引人关注,是因为这是中国完成领导人换届后的第一次两会。
2014-03-04 08:23:00   |   联合早报网
随着官员、商人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比率增大,以及“老板多、明星多、冠军多”渐成政协委员的三大特征,代表和委员的身份越来越像是少数特权人士才能拥有的一种政治资本,他们的代表性问题自然会遭到更多非议。
2014-03-04 08:20:57   |   中国新闻网
澳洲网3日刊载文章指,保护环境、改善民生和保证国家内外的安全,是中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重大议题,希望代表委员们能立足民间,为民发声,迎来祖国大地的再一个亮丽春天。
2014-03-03 10:23:53   |   参考消息网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于3月5日开幕,雄心勃勃的改革议程和把依靠投资与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变为速度减缓但更均衡、更持续的增长将是此次会议的讨论重点。但改革的贯彻落实将小心谨慎、循序渐进。
2014-03-02 14:58:37   |   中国网
从近几年来外媒对“两会”的报道来看,多是围绕两个方向,一是政治走向,二是经济走向。虽然每年两会热点话题不尽相同,但一些话题,仍是近年来外媒持续关注的热点。从近年来外媒对“两会”关注的热词变迁中,也可以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过程。
2014-02-28 13:04:18   |   参考消息网
2014-02-28 11:05:42   |   人民网
2014-02-27 15:48:27   |   中国新闻网
美国《侨报》25日刊载《改革与法治,一个都不能少》一文,文章指,作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法治化。企业、公民等私权利适用“法无禁止即可为”,公权力部门适用“法无授权即禁止”。在国家框架之下,只有实现后者,才能最终实现前者。
2014-02-27 14:13:59   |   大公网
反腐败是历年两会的主要话题,公众希望今年两会中国反腐败能够由“治标”阶段进入“治本”阶段。所谓“治本”是指由党内监督,政府监督发展到国家立法层面。
2014-02-27 13:24:37   |   大公网
2014-02-26 15:51:54   |   凤凰财经综合
2014-02-26 10:56:46   |   参考消息网
2014-02-25 10:52:52   |   中国新闻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如何扎实落地,是各方对今年中国政府工作的关注焦点。境外媒体分析指,如何拿捏处理好“稳增长”与“促改革”的关系是关键。分析还指,过去一年中国反腐说明,要反腐就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真正反腐。两者相辅相成,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中国公众的福祉、为了使中国社会经济得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014-02-24 10:42:03   |   中国新闻网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即将于3月3日揭开序幕,境外媒体分析指,这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首度举行的两会,牵动后续“改革”的含金量特高。反腐料将成为关注的话题;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高层出访周边外交将为改革护航。
2014-02-19 13:25:34   |   参考消息网
“廉政”和“简政”在马年新春成为中国政坛的一个关键词。境外媒体分析称,堪称中国“高层”的几乎所有官员,齐聚一堂,共补“深化改革”之课,预热两会主旋律,成为北京一道意义非凡的政治风景线。
2014-02-19 07:36:56   |   大公网
2014-02-17 07:31:49   |   大公网
今年中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分别定于3月5日和3日在北京开幕,券商预测,中国五大涉军布局料成两会热点之一。据预测,当局可能启动较大规模的军队结构调整,扩编海军和防空防天部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