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给2014年两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周前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00多名代表的审议下,修改了10多处,这是中国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民意在推动改革的又一次见证。或许是这种民意的力量。

- 经济
- 民生
- 政治
- 外交
- 港台
- 中国金融和债务问题对于影子银行的金融风险,我们正在加强监管,已经开出时间表推进实施巴塞III协议规定的一些监管措施。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还有哪些?要说去年最大的挑战,那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一度中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还有所谓“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超过了13%,而且用电量、货运量的增幅也大幅回落。
- 能接受的经济最低增速是多少?我不否认今年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因素,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改革应该从哪些领域突破?把财税金融改革作为重头戏,包括给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方面有新的举措,给市场助力;以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像医疗等。
- 马航失联飞机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政府会继续开放,会有更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这会增加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尽职履责,尽自己最大的可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确保在海外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房地产方面有什么新举措?我们也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在这方面,我认为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对于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 关于雾霾天气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民生面有哪些新的打算?第一是保基本。构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保障安全网。第二是兜底线,要让这些特殊困难群众求助有门。第三是促公平,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
- 反腐败会不会是一阵风?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简政放权去年中央政府是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新措施。我们确实下了不少力气。到现在,一年的时间,仅中央政府下方取消审批事项就是416事项,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
- 中国与周边关系的前景?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来扩大利益的交汇点,缩小矛盾点。如何评价中美关系的现状?当然,中美在合作当中有摩擦也是事实,但这是合作中的“烦恼”。我们只要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美的共同利益可以说是远远大于分歧,我们还是要择宽处行,谋长久之利。
- 怎么看香港的发展前景?我们现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升级,也给香港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中央对港澳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央政府也会继续支持香港,保持并且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对两岸发展有什么样期待?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我认为两岸关系中重要的内容是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去年两岸人员往来已经突破8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希望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好势头。

-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今年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而且要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公布,界定权力的边界,防止滥用权力。
- 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当成明天的绊脚石。
- 我们向雾霾宣战 可不是向老天爷宣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