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津期间,昂山素季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父亲的大量事迹,撰写父亲传记,昂山将军的精神与信念融入了她的心灵。从牛津获得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后,素季留校工作了一段时间,1969年,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缅甸人吴丹的提携下她来到纽约,在联合国秘书处工作。
1991年,昂山素季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得知自己获奖后她宣布将用130万美元奖金为缅甸人建立一个信托基金会,以改善人民的健康和教育状况。她无法亲自前往挪威领奖,只好让长子亚历山大代替自己发表了答词。
1999年3月阿里斯在伦敦去世,昂山素季悲痛欲绝。这回缅甸军政府主动提出让昂山素季出国,参加丈夫的葬礼,但她像过去十多年做的那样,选择孤身留在国内。在日记中她写下这样的话:“家庭分离,是我争取一个自由缅甸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
昂山将军出生时取名为貌腾林,其兄名叫昂丹,故他父母后来将他改名为昂山。1947年1月,昂山率代表团赴英进行谈判,签订了“昂山——艾德礼协定”。根据协定,缅甸成立了以昂山为首的临时政府。但时隔不久,英方在“临时政府成立1年后,缅甸将完全独立”的条款上采取了搪塞的态度,并于7月19日谋杀了昂山和政府的其他六位部长。这一天,就定为缅甸的“烈士节”。
1940年11月12日,昂山等人在日本特务机关的安排下,化名缅田门司,经中国台湾被送往日本。昂山在日期间,与日方商讨了“联日反英”的计划,之后,他在日本的帮助下于1941年3月3日乘一艘日本邮轮秘密潜回缅甸,就此计划与人民革命党成员进行了商议。1944年8月见日本败局已定其又秘密成立反法西斯联盟,任主席。1945年3月率缅甸国防军倒戈进攻日军,直至日本投降。
昂山素季评价父亲:昂山具有随着大事件益增其适任性的政治家特质。在他生命最终的十个月当中,事实上他等于是首相,就是在这段期间内,他首次深入体认到他的国家幅员之广、种族之繁多及问题之复杂。其工作之艰巨反映在他的健康上,有时候超过他的负载能力。但他勇于承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极限,因而赢得他近一年来每天都得接触的英国当局者的敬重。
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表示,缅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着先天优势和独特的重要性,将发挥积极作用。不管外在环璄怎么变化,中缅关系的互利双赢本质和主调没有变。局部的小波澜不会对大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的缅甸,希望看到一个友好的缅甸。
中国邀请昂山素季访华,固然有着对推动中缅关系的前瞻性考虑,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缅甸政府,尤其是军方顽固派的一个警告。年底缅甸将举行大选,而是否修宪事关昂山素季能否参选。中国此时高调邀请昂山素季访华,无疑对于反对党民盟推动修宪及参加大选有着积极的加分作用。
与此前饱受诟病的 “政府对政府”外交模式相比,调整后的中国对缅外交更具灵活度也更接地气。显著的变化在于,中国加大了与缅甸在野党派及民间社会的接触。从2013年起,缅甸最大的在野党全国民主联盟(NLD)多次受邀向中国派出高层次的访问团,先后对北京、上海、云南、广西等地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