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所谓“刘晓波路”,中国外交部表示,此次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命名事件”纯粹一场闹剧。外交部方面强调,刘晓波是因触犯中国法律,被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判刑的罪犯,美国一些人勿要妄图借助所谓人权问题,恶意炒作刘晓波案抹黑中国。
2013年元旦晚间9时25分,一人从停放在总领馆门前面包车内下来,拎着两桶汽油泼向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正门并点火焚烧,正门严重损毁,大门上方的玻璃碎裂,国徽全部被熏黑损毁,右墙上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及工作时间的两块标志牌部分被熏黑,大门右侧的石狮子也成了黑色。
民意调查“你怎么看美国将中国使馆前路段命名为刘晓波路”,不足6小时内,10万多名网友参与调查。针对美国将改名的“刘晓波路”,63%的网友认为将北京美国驻华大使前的路改名为“斯诺登路”非常合适。
1984年,美国议会就曾经通过一项提议,将苏联驻美国大使馆的所在地址,改为“安德烈·萨哈罗夫广场1号”以表达对这位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活动家的尊敬,并针对苏联政府对萨氏的流放惩罚表示强烈的抗议。
萨哈罗夫是着名的物理学家,后来因为积极参加人权活动,受到苏联当局关押。萨氏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由于被苏联政府禁止处境,未能亲自前往会场,而是由妻子代为宣读获奖感言。
华黎明先生在伊朗使馆工作多年,曾担任翻译、秘书,直至大使。1977年至1983年,他亲历了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等历史性事件。这成了华先生外交生涯中最富戏剧性的一段经历。
1979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数百名伊朗男女学生突然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66名使馆人员当作人质,震惊世界。
6月13日上午10时35分,2名不明身份者欲进入韩国驻华使馆领事部。韩方雇佣的保安人员在领事部门口发现他们持用韩国护照空皮后,阻止他们进入。2人遂强行闯馆,韩方雇佣的保安人员与之相持,并请求领事部所在办公楼保安人员协助。但其中1人闯入,另1人被带至办公楼大门外保安室。
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武装干涉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内部事务,发动了科索沃战争。5月7日23时45分(北京时间5月8日5时45分),从美国本土空军基地起飞的美军战略轰炸机用五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我三名新闻记者牺牲,二十多名使馆人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当地时间7月6日下午,约150名“东突”分子在中国驻荷兰使馆门前举行示威游行,并向使馆投掷石块,致使使馆多块玻璃被砸碎,人员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正常工作秩序遭破坏;当地时间6日晨,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遭不明身份的两名青年人投掷的燃烧瓶袭击,致使总领馆馆舍和国旗轻度受损。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9月28日发布的消息称:27日,我馆收到一封可疑信件。今天经由日本警方检查,确认里面装有一枚来福枪实用子弹。日本警方正在对信件做进一步调查。我馆已要求日本警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中国驻日机构、企业和人员的安全。
9月30日上午,一枚从大马士革郊区发射的迫击炮弹落在使馆院内,使馆办公楼外墙及部分门窗受损。事发后赶到现场的新华社记者看到,使馆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残存的炮弹尾翼和一些碎片,使馆办公楼部分墙体基座脱落,周边门窗不同程度受损。事发时,那名受伤的叙利亚籍雇员正在靠近袭击地点的办公室内进行清洁工作,现已送往附近医院接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