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首页
网站导航
新闻客户端
繁體
登录
注册
慈禧“御照”知多少
慈禧的个人生活极富情趣,晚年也被来自西方的摄影技术所吸引,将一位从法国归来的年轻摄影师召到宫中,为自己拍摄了数十幅不同场面、不同背景、不同服饰和不同姿势的照片。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慈禧政治上的是是非非,只是回顾一下她的照相往事。
2018-04-08
百年张仃:纪念与传承
在跨越两个世纪的艺术生命里,其丰富性和开创性在中国美术史上都堪称“二十世纪最独一无二”(冯远)。贯穿今年全年的纪念活动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中延绵不绝,从最高艺术殿堂到民间草野,又復燃了一股“张仃热”。
2017-12-10
划归北京军区:朱日和新的起步
朱日和训练基地,亚洲最大、解放军最先进的陆空军军事训练基地。对普通人而言,它是一个略显神秘的符号,因着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的金戈铁马,才真正一睹真颜;而对两代人装甲兵来说,这片满浸着心血的热土,则存留下他们最深的眷恋和记忆。从1957年初建时简单的装甲兵训练场,到如今声名赫赫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朱日和已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历程。
2017-11-02
紫禁城建筑的奇思巧构
至于故宫为什么要建造如此数额的房屋,据说是玉皇大帝所居的天宫共有房屋一万间,人间的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亦不得僭越天宫的规制,所以故宫房屋建造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而且言之凿凿地指出,那所谓的半间房就是文渊阁的楼梯间。
2017-10-11
从明代状元卷说状元
明万历二十六年(一五九八年)戊戌科进士考试,年仅二十五岁的山东青州士子赵秉忠,继上年秋天乡试中举后,这年春天进京赶考,连考连中,一举夺魁,得中状元,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明万历状元赵秉忠廷试卷》,正是他当年廷试的试卷。这是目前已知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留下来的唯一状元卷。
2017-08-06
特稿:黄埔同学会长为什么点赞这位黄埔后代?
在第十一届黄埔论坛晚宴上,本报记者看到这特别一幕: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向黄埔四期生彭士量将军之孙彭凯伸出大拇指点赞。
2017-07-31
本港历史的再探索--殖民经验与现代性
回溯香港的殖民历史,则港督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由于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韩子奇、陈学然所作的《金文泰的殖民管治思想》对这位深刻影响了香港历史的前港督的管治历程进行了深入梳理。
2017-06-21
沉痛缅怀|《大公报》是钱其琛第一份工
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病逝,不仅使中国外交战线失去一位卓越领导人;更令《大公报》在即将迎来115周年报庆前夕,痛失一位老前辈、老报人。《大公报》是钱其琛的第一份工。1945年,17岁的钱其琛在上海大同大学附中毕业后,进入上海《大公报》馆工作。
2017-05-10
国博档案揭北洋提督丁汝昌殉难真相
从二〇一四年“甲午战争”度过两甲子至今,围绕一百二十多年前那场“国难”的反思一直没有停止。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相关讨论增加了“以史为鉴”的现实意义。梁启超称近代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那么研究繁纷复杂的甲午历史,就需要不同于古代历史研究的,更加全面科学的辩证眼光。
2017-04-10
忆吾师全汉昇——讲学认真语带笑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新亚研究所是著名学者荟萃之地,笔者在所期间,有幸修读历史,更蒙经济史名家全汉昇教授在其“中国经济史”一科里,讲授经济史上的诸般课题。全老师在经济史的领域里卓然有成,饮誉学林。在叙述全老师之前,必须首先指出,由于内地采用简体字,学界把他写成全汉升。其实他的正确姓名是全汉昇。
2017-03-24
缅怀黄建华先生
一代巨商、地产大亨、收藏大家香港侨福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建华先生,于十二月二日上午在睡梦中安然离世,享年六十五岁,消息传来,惊愕不止,唏嘘不已。
2017-12-20
惜别朱日和的最后“战斗”
作为一名戎马四十载的装甲兵人、朱日和发展的见证者,韩军先生在《大鹏·大势·大风歌》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朱日和的六十年,展现了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发展的一个侧影,既是对两代装甲兵人的致敬,又是对后生开创新辉煌的寄语。本网拟分四篇连载韩先生的大作,作为对朱日和训练基地六十年的纪念,也谨此表达对人民军队建设者的敬意。
2017-11-06
朱日和:两代装甲兵永生难忘的情结
朱日和训练基地,亚洲最大、解放军最先进的陆空军军事训练基地。对普通人而言,它是一个略显神秘的符号,因着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的金戈铁马,才真正一睹真颜;而对两代人装甲兵来说,这片满浸着心血的热土,则存留下他们最深的眷恋和记忆。从1957年初建时简单的装甲兵训练场,到如今声名赫赫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朱日和已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历程。
2017-11-01
跨越赤道的彩虹─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纪实”何雁
2017-08-27
故宫建筑彩画的故事
故宫紫禁城雕樑画栋、美轮美奂,每日里数以万计的观众前来参观,一睹明清两代皇宫殿堂的迷人风采。那炫丽的色彩、丰富的图案令人印象深刻、赞嘆不止。
2017-08-02
司马家族传家宝
古往今来,《资治通鉴》乃中国官场必修课,被视为“治国理政”范本;“司马光砸缸”的美谈更是广为传诵,被称作神童楷模。
2017-07-04
黄华:亲历香港回归前期谈判
中国自一九七一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即表明中国支持反殖斗争鲜明立场,并于同年十二月被选入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一九七一年十一月,黄华作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发现香港、澳门被列入将来进入独立国家行列名单,即建议向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提出交涉,要求将香港、澳门从联合国非殖民化名单上删除,这是黄华在常驻联合国任内,办理与香港有关的一次重要交涉。
2017-06-18
老舍与《大公报》
在《大公报》115年的历史长河中,文艺副刊是一方百花齐放、独具特色的园圃。胡适、梁实秋、丰子恺、林语堂、曹禺、冰心、茅盾、巴金、沈从文、老舍……众多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巨匠,都曾是《大公报》副刊的作者。按现在的网络语言,这堪称是一支文学界的超级“天团”。
2017-04-19
张献忠:都惦记我的宝藏 谁在乎我的彷徨
最近,张献忠同志的宝藏终于露出水面了,据说出土的文物上万件。这位义军领袖打了17年仗,主要在中部省区流窜,毎到一地,都要掘地三尺,搜刮财富。可以想见,张献忠的军队积累的金银是巨量的。如果他也有个人简历,在兴趣那一行,应该是“杀人”。他的这个嗜好,跟蒙古人有得一拼。
2017-03-31
张献忠“江口沉银”重见天日 逾300年传说被证实
20日,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发表消息称,该遗址考古发掘已出水文物超近两万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有专家认为堪与古希腊特洛伊城发现相媲美。专家表示,此次出水文物数量多、等级高、种类丰富,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和生活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7-03-21
棋圣吴清源漂泊东瀛恋故土 一岁离乡百岁归
2017年11月30日,是世界著名围棋大师吴清源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棋圣吴清源雕塑纪念园当天在故乡福州三山人文纪念园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2017-12-14
国防军队建设发展与朱日和的两次飞跃
作为一名戎马四十载的装甲兵人、朱日和发展的见证者,韩军先生在《大鹏·大势·大风歌》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书写了朱日和的六十年,展现了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发展的一个侧影,既是对两代装甲兵人的致敬,又是对后生开创新辉煌的寄语。本网拟分四篇连载韩先生的大作,作为对朱日和训练基地六十年的纪念,也谨此表达对人民军队建设者的敬意。
2017-11-03
古西夏帝王将相之陵墓为何千年从不长草也从未落鸟?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2017-10-30
故宫窗櫺 玲珑剔透
2017-08-16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的作者艾朗诺(Ronald Egan)是史丹福大学汉学讲座教授,专攻宋代文学艺术,对于宋人笔记的掌握运用尤为娴熟,曾将钱钟书《管锥编》选译为英文。
2017-07-31
何雁:周南回顾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
国家主权是第一位问题。中方在主权问题上不能作任何让步,不能用主权作交易。邓小平与戴卓尔夫人第一次会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她:我们不是满清政府,不是李鸿章,在主权问题上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2017-07-02
航母传奇企业号的故事
航空母舰是一个传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尽管各国争相建造,但在海军崇尚大舰巨炮主义的阴影下,大家对航空母舰的作战能力有多强大,心里都没有底。二战时美国航空母舰“企业号”(USS Enterprise)更是“传奇中之传奇”。
2017-06-08
国博古籍藏书印趣谈
藏书印随着藏书的兴盛而流行起来。宋代皇室已有专门的收藏印鉴,宋徽宗赵佶在御府收集的书画上加盖“政和”、“宣和”收藏印。元朝皇室的藏书印为“翰林国史院官书”,明代内府的藏书印为“文渊阁印”,清代皇室的藏书印有“天禄琳琅”等。中国历朝皇室都重视藏书,这使得民间藏书在明清时期兴盛起来,在藏书上钤盖收藏印章成为藏书文化的一部分
2017-04-10
围屋围村 家世渊源
“围屋”、“围村”,是香港人熟悉的岭南古建筑的基本形式之一。森严的壁垒,是这种城堡式、围龙式建筑的突出特征。其使用者,以客家人为主,但不限于客家人。香港历史上围村很多,但大多仅留下一些地名,保存至今的屈指可数。
2017-03-29
一枕清凉入梦来
有吃货,自然也有睡货。春困,夏乏,秋盹,冬眠……对于一个睡货而言,好枕头的重要不言而喻,更何况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与现代各种各样的中药枕、茶叶枕、乳胶枕、颈椎枕、太空记忆枕相比,古代也有瓷、玉、石、铜、木、皮、布等各种不同材质的枕头,且花款只多不少,诗书画一应俱全,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不少藏家的心头好。
2017-03-18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举报投诉须知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4934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014号
承印商名称:三友印务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田湾海旁道7号兴伟中心2-3楼
Copyright 2012 - 2018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