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简历
陈鸣明,布依族,1957年10月生,贵州贵定人,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管理学硕士。2011年3月起,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委书记。
“黔西南能不能在2020年和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这个我们也算了一下帐。”
“黔西南是一个很适宜人居,适宜发展的一块宝地,一方热土,一方宝地,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美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大公网“聚焦十八大,对谈党代表”的访谈节目,我是节目主持人刘彦昆,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一位嘉宾,他是来自贵州黔西南州的州委书记陈鸣明,陈书记跟我们大公网的网友打个招呼。
 

  陈鸣明:各位网友好,我是贵州黔西南州委书记陈鸣明。
 

  主持人:我们直接进入到今天聊天的话题。我们知道这次有2270名的党代表来出席十八大,您也是其中的一员,您作为党代表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陈鸣明:我觉得能够参加党的十八大,代表我们全州的十多万党员,当然作为贵州,党员数就更多了,参加十八大心情非常激动,因为十八大是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能够参加十八大我感到十分的高兴也十分的荣幸。
 

  主持人:很荣幸,心情很激动。
 

  陈鸣明:对。


  “我最关心关注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主持人:在11月8日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八大作了报告,我们注意到其中他重点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就是说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是我这里也有一组关于贵州省的数据,就是说截止2011年咱们贵州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程度是62.8%,而全国在2010年的统计数据是80.1%,整整低了17.3个百分点,所以我想请问一下陈书记,对区域同步发展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陈鸣明:我觉得每次,包括我参加两会的时候接触到一些记者、一些媒体的朋友总要问说你最关心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我说我最关心关注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这次十八大,听了总书记的报告以后,我感觉总书记这个报告是一个立意高远,气势恢弘,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是指引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我认为也是再一次地吹响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还有集结号还有动员号,所以总书记在报告当中提到,我们在现在的条件下,要全面建成,也就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这样的情况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还十分艰巨,他提出了新的六项要求,同时指出任务还十分艰巨。所以号召全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支持的力度。同时总书记又强调要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也就是区域要协调发展,国家又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支持的力度,这样就为我们西部地区贵州这样的边远贫困地区后发赶超,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觉得提供了保证。
 

  具体的刚才你说到了我们贵州的情况,具体我们黔西南,我们也算了算,到底黔西南能不能在2020年和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这个我们也算了一下帐,我们2011年,我们的全面小康实现的程度是63%,这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全国的2003年就这个水平,我们一算就比全国晚了八年,和西部晚了八年。那在这个情况下,剩下又只有八年的时间,怎么同步?我觉得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谋划,这个目标确定以后怎么来实现这个目标?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有了规划,同时也有了一些,包括怎么来同步的问题,怎么来发展,怎么抓,通过什么路径,我们也有了一些思考。
 

  黔西南是宝地 开发潜力巨大


  陈鸣明:首先我可能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黔西南的情况,这样根据我们的州情来确定我们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一下黔西南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划。
 

  陈鸣明:对,我们黔西南是处于珠江上游的黔滇贵三省区的结合部,是全国30个自治州之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我们是1982年5月1日建州的,我们现在是辖八个县市,兴义、兴仁、贞丰、安龙、还有普安、晴隆、册亨、望谟八个县市,现在有三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黔西南我们应该说处于黔滇贵三省区的结合部,所以良好的区位优势,还有便捷的交通条件。2005年我们开通了机场,1997年建好了南昆铁路,现在有高等级公路,关西高等级公路横贯我们州际,但是现在沪昆高速经过我们的晴隆和普安县,这样我们从晴隆修一条高速到兴义,连接在我们境内的上昆高速,上昆高速去年底开通的。这样以后从贵阳来也是全高速,这个月底就建好了。还有另外一条从贵阳惠水到兴仁的高速公路,这个高速公路明年就通了,也就是以后从贵阳来是两条高速到兴义。还有我们西南出海水路中线通道就在黔西南,我们是珠江的下游,南北盘江,环抱黔西南,然后在我们境内汇集成红水河。还有西南成品油的管道经过我们黔西南。现在我们正在建中缅油气管道,所以在黔西南境内,因为这样的区位,所以就形成了良好的,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便捷的交通条件。
 

  我们现在是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五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另外我们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我们现在的煤炭资源在贵州省,我们的储量和产量是第三位,去年我们生产煤炭是1980万吨,我们已经探明的70多亿吨远景储量是196亿吨的煤炭资源。另外我们水能资源也比较丰富,我们现在南北因为盘江包围我们,就在南北盘江建了很多水电站。比如说比较有名的是天生桥一二级电站,这两个电站装机是252万千瓦,还有我们去年已经建成投产了兴义火电厂,二级60万千瓦,现在我们整个装机是700多万千瓦,以后的规划可能装机要装到1000多万千瓦。我们是最早的西电东输的地方,原来我们给广东送电是120多亿度,最高的时候差不多180、190多亿度,200亿度。
 

  另外我们八个县市都有黄金,所以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主持人:原来中国金州是这样来的?
 

  陈鸣明:是这样来的,我们去年的黄金的产量是9.2吨,我们已经探明的黄金的储量是500多吨,远景储量1500吨,另外生物资源也很丰富,有2000多种生物资源,包括我们也是贵州的中草药的宝库之一,应该是2000多种药用中药资源,植物。
 

  还有我们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我们是处于一个西部亟待开发的黄金旅游区。比如我们的马岭河大峡谷,还有万峰湖,这些都离城内很近,加上我们的气侯条件也非常好,有得天独厚的气侯条件。比如说像我们兴义周边的几个县市,年均温度在13到19度,无霜期是300多天,日照是1300多小时到将近2000小时的日照,降雨量我们是1250到1570之间,当然你说现在有些缺水,但是它是工程性的缺水。还有我们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少数民族,比如说我们的一些布依的八音坐唱、彝族的阿米西拓等等,特别是布依的八音坐唱等都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所以黔西南是一个很适宜人居,适宜发展的一块宝地,一方热土,一方宝地,应该说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美好。
 

  “四化同步”,有机遇更有挑战


  陈鸣明:但是我们应该说这几年我们黔西南自己和自己比,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非常快,我们建州的时候,我们在全国30个自治州,29个自治州是挂末的,在全省也是挂末的。
 

  主持人:现在呢?
 

  陈鸣明:我们现在要说财政总收入,我们在全省排在了第五位,在全国30个自治州大概排在了第七位吧,应该是前十名,前十位。财政收入已经在全省是处于第五位了,应该说这几年自己和自己比发展很快。比如说我们2006年到2011年五年间,2006年,我们的GDP是149亿,去年是374亿,我们年均增长了14.1%。这个数据我看一下。因为这几个数据很关键。
 

  我们2006年,我们的GDP是149亿,到2011年已经是375亿,年均增长是13.9%。我们的财政总收入2006年只是20个亿,到去年2011年五年时间已经增长到81.5亿,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是31.9%,而且公共预算收入2006年只是多少呢?只是10亿元,到2011年已经是45.5亿,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34.9%。自己和自己比我们觉得确实发展是很快的,但是黔西南它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下?是在一个起点低,底子薄,基础差,总量小的基础上,刚才你看2006年才是这样一个数据,所以你尽管自己和自己比发展很快,但是你分母太小,所以两个不争的事实还是很残酷地摆在我们面前,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
 

  主持人:等于是您工作中的头等大事,要发展。
 

  陈鸣明:对。还有我们自己的城乡收入的差距很大。我们去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16800,但是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3900元,那什么概念?1:4.25,而且我们城镇化率很低,只有30%,那就是说还有70%的低收入的人口在农村。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你说,要同步,要小康,这个压力非常大。我们也算了算,刚才我说了,我们去年实现小康的程度,只有63%,和全国,和省的平均水平,和全国差了八年,和西部地区差了四年。所以在剩下的八年时间当中怎么同步,所以我们想,一个现在我们是要,在我们面前,应该说机遇是前所未有的,但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你说你在这么一个总量这么小的情况下要同步,但是我们面临很多的机遇,十八大报告听了以后我们就很受鼓舞,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总书记两次提到,包括今年年初两会,总理在报告当中也是多次讲到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主持人:的确中央很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贵州,年初还颁布了国发二号文件,这对黔西南州的发展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吧。
 

  陈鸣明:所以具体来说我们现在也面临很多机遇,比如说国家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这个战略,还有国家实施新一轮的扶贫开发的纲要,这个像我们黔西南就属于滇贵黔石漠化片区,贵州整个一个是乌蒙山区、一个是武陵山区,这个是从国家的层面来扶贫攻坚。还有中央为了支持贵州的发展,今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二号文件,就是专门针对贵州的。另外现在比如说东部产业的转移,央企的扩张等等,还有2010年家宝总理到黔西南,当时我们是百年不遇的旱灾,可以说特种旱灾,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特种旱灾,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总理2010年就到了黔西南,指导抗旱救灾,也就在黔西南提出要怎么来解决贵州缺水的问题,就提出来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治理,然后从国家的层面来帮助贵州做了这样综合规划,这个综合规划去年也实施了。所以我们觉得贵州面临这些都是很大的机遇。
 

  主持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陈鸣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刚才我说了,我们毕竟小康的程度比全国晚了八年,关键我们现在的矛盾是经济总量小,基本的矛盾和困难还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发展不够快,现在基本的我们还是这样一个现状。所以怎么办?发展。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好,国家支持也好,也要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但是怎么来用好机遇、来加快我们的发展?具体到贵州,也就是说包括我们黔西南,就是怎么来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才能够同步。
 

  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具体到贵州是双重的压力,既要赶,又要转,这个双重的压力,所以我们省委省政府又提出来了,我们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这就是我们的主基调。另外就是我们要实施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的主战略。
 

  主持人:贵州提出“三化同步”战略,对贵州实现后发赶超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看到近年来贵州发展速度很快,黔西南也一样。
 

  陈鸣明:还有四化同步,现在就是进一步地坚定不移地首先是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跨越发展的主基调,进一步实施工业强省,具体到黔西南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战略,还有进一步推进我们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原来只是三化,现在十八大提出来还有信息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也就是四化同步。我们就是按这个中央也好,省委的也好,我们州委州政府的部署也好,加快我们的发展,后发赶超,跨越发展。
 

  我们黔西南我们也算了,刚才我把黔西南的现状已经说了,可能大家也肯定很关心,外界也好,你说既然我们党,中国共产党已经宣布了到2020年全国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体到你们这些贫困地区怎么办?少数民族地区怎么办?我们也算了算,刚才我算了我们小康程度落后了全国的八年,落后了西部地区四年,我们自己也测算怎么办?到2020年,我们的速度,我们现在已经做了规划,算好帐,我们的速度必须达到16.1%以上。
 

  我们要走出去!五年“七个倍增”


  陈鸣明:我们到2020年我们黔西南我们就要采取倒推这八年时间,所以我们算下来我们发展的速度必须在16.6%以上,确保16.6%,要力争达到19.1%以上。
 

  主持人:这是很快的一个速度。
 

  陈鸣明:八年时间没有这个速度就不可能同步。还有我们今年,去年底开了第六次党代会,我们对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确立了未来五年发展的目标,描绘了五年的发展的蓝图,我们提出了七个倍增。
 

  主持人:哪七个?
 

  陈鸣明:也就是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要实现七个倍增,我们的发展速度必须在18%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后发赶超,才能够跨越发展。
 

  而且我们必须要创造和实现五个高于的速度,就是高于全国,高于西部,高于全省,高于自治州,高于过去,也就是同期你比过去的同期要高,五个高于的黔西南速度,你必须创造这样的速度,实现这样的速度,才能够达到,才能够同步,才能够和全国同步。
 

  这个是我们定的目标,毕竟目标还只是目标,最后怎么来实现呢?怎么去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的问题,而且刻不容缓。我们想首先我们省提出了工业强省,这是主战略,包括我们州也是工业强州的主战略,因为我们有丰富的资源,怎么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所以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说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主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品牌,我们现在已经建设了14个工业园区,就是把这些资源,把这些要素集约起来,节约使用。14个工业园区。比如说我们兴仁,到今年底,可以建好50万的标准厂房,而且这个标准厂房都是五层的,把土地也节约起来了,都是五层的标准厂房。另外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所以就必须要借助,希望媒体帮助我们,宣传我们。
 

  主持人:这个地方我其实想打断一下陈书记,我们在香港的铜锣湾其实已经看到了黔西南美丽的地方的宣传片,所以作为港媒,其实我们想问一个问题,黔西南当然不能关着门子来搞发展,肯定要走出去,要跟对外合作这样的一些途径结合起来,您对跟香港地区的合作交流有没有所考虑?
 

  陈鸣明:这个一会儿我还会接着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我发展的,一个是工业也好,农业也好,第三产业也好,都会涉及这个问题。刚才我说到我们招商引资为抓手,为什么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刚才我算了算,我们毕竟是在一个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自己和自己比发展很快,但是还是总量小,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的这样一个状况,人均总量小,总的来说和发达地区比起来还是不够快,那怎么办?我们自己去年财政总收入81.5亿,公共预算收入才有45亿,但是我们整个财力是多少?我们整个财政支出是137亿,也就是说,就算我们交给国家的,上交的全部那部分,包括国税那部分全部返回来以外,就是把我们黔西南境内全部产生的81.5亿全部留给我们,国家还得转移大概57亿,所以我们去年才能够满足我们的支出。所以你就想这个支出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你要发展怎么办?那就只能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力发展,所以必须招商引资。这个招商引资就是要走出去,以商招商也好,园区招商也好,项目招商也好,比如我们新仁就是园区招商。项目招商就是一些大的项目自己去招,还有通过产业链来招,通过这些方式,所以这个肯定包括港台也好都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省里面组织的几次招商活动我们也去了。
 

  主持人:能不能着重说一下和香港地区的招商活动进行的怎么样?
 

  陈鸣明:这个应该说我们自己没有组织,但是省里面已经参加了省里面组织的,也有一些意向了,一些合作的还在进一步的,应该说和香港的一些公司,他们都已经进入了,比如说黄金的开采,有的还在办理手续的过程当中。
 

  主持人:那我们在这里也要向您发出邀请,请陈书记以后多多到香港走一走,跟港商有所交流。
 

  陈鸣明:好,这个我觉得这个是工业方面。另外必须有一些大的项目,好的项目落地,要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支撑,否则你工业怎么做?都是小打小闹肯定不行,加上我们要把资源优势转变发展优势,必须有大的项目。我们的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比如煤炭、黄金,你就要延长产业链,你不能光是卖原料,不光是卖原煤,你就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拓宽产业,包括黄金。我们在我们州内原来没有金炼厂,现在列了金炼厂,过去只是合质金,达不到四个9,现在已经有了金炼厂,可以炼四个9的黄金,黄金出来以后,你就再做下一步,做一些饰品的加工等等,这个和香港以后肯定合作的机会就会很多。
 

  主持人:前景很好。
 

  陈鸣明:所以我们要有些大的项目,好的项目来支撑我们这个新型工业化,走这个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因为你要实现现代化,新型工业化这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所以我们工业我们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双管齐下调整产业结构 减少贫困人口


  陈鸣明:另外可能大家最关心的这么多的贫困人口在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农村,怎么办?我们农业这一块我们就要调整产业结构。我们历来是把三农工作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扶贫开发又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后是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就是怎么来同步?农村怎么同步?那怎么办呢?我们就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以抓工业的办法和理念来抓农业,把农业做成工业的车间和基地。也就是说我们结合我们的实际,结合黔西南的实际,把我们的一些规划了24个特色优势产业,就比如说适合在黔西南发展的这些产业,把它做强做大,你要做强做大,只有用抓工业的办法和理念来抓,上规模,上档次,还有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也好,和一些公司连起来。你要是传统产业的方式,种苞谷,种水稻,种小麦,而且是单一的这些品种,科技含量又低,农民不可能,那收入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那发展的空间非常小。所以你说你现在的收入只有4000来块,你怎么去和全国同步?所以我们现在规划了24个特色优势产业,把这些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以工业的理念?因为你只有像抓工业一样,具体来说,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几个产业。黔西南同时也是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我们石漠化面积占到了29%,潜在的。但是我们治理石漠化现在也非常有成效,我们现在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47%。我们现在在治理石漠化的过程当中,我们探索了四个模式。
 

  一个是高海拔,岩溶山区种草养树的“晴隆模式”,就在一片片的大山上我们种了草,养树,养羊,这些羊就像挂在画上一样。
 

  还有我们中海拔岩溶山区种植经营化的“坪上模式”,我们现在金银花发展了差不多30万亩了,金银花种起来以后把裸露的石头也盖起来了,而且金银花的收益也非常好。
 

  还有就是低海拔岩溶山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花椒也是种下以后也要管20来年,金银花要管8年,而且效益都非常好,治理了石漠化。
 

  另外我们在低热河谷地带种植早熟蔬菜,我们的册亨县75公里长的河谷地带全部种上了早熟蔬菜,他们采取了什么模式呢?“菜菜稻”,两季蔬菜一季水稻,最后是一亩田收入可能会达到上万块,甚至一万多块。其他的那些山地四五千块。
 

  这几个模式实际上既是治理了石漠化,怎么治理了石漠化呢?它生态经济,它种了蔬菜收入高了就不会再到山上开荒种苞谷,这个效益就很好了,他就不会再去那个。所以这四个模式,既是治理石漠化的模式,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模式。
 

  主持人:双管齐下。
 

  陈鸣明:调整产业结构。还有比如说我们种烤烟,我们烤烟,种烤烟只要四个月的时间,但是一亩烤烟收益好,农民也可以光是四个月时间可以达到2000多的收入,两三千的收入,他其他季节还可以种其他东西。
 

  还有我们种甘蔗,发展甘蔗,甘蔗我们现在一亩地甘蔗种得好,可以收到15吨,10吨,我说不要说种15吨,种10吨,就算8吨也不错,1吨甘蔗现在的收购价是520元,你收上10吨就是5200元,而且种了一季甘蔗管四年,所以现在这些都是比种苞谷水稻强得太多了,传统的种植比如说我一亩田,还是比较好的田,我种一季水稻,大概650公斤,大概一公斤2.3元,也就一千多块钱,加上你种上水稻、油菜或者小麦,算起来一年的纯收入只有1600,或者1300,水稻加小麦只有1300,水稻加油菜只有1700,你说这个差距,我哪怕在石头缝里面种上金银花或者花椒一年都有五六千的收入。还有我们种甘蔗,有的收入高的到七八千,少的也是四五千。所以这个农民他就调整了,种烤烟也是一样。
 

  而且这些产业农民能够增收,同时财政也有收入,同时企业的效益也很好。我们把烤烟,我们今年要是做到100万担,我们建糖厂,这样农业和工业也连起来了,你就变成了工业的车间和基地。我们的甘蔗如果发展到了100万吨,我们可以建,1万吨的糖厂可以建设10个,税收可以达到1个亿。烤烟收购了100万担,农民就有10多个亿的收入。
 

  年底突破“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瓶颈


  陈鸣明:所以这个帐一算,这样把结构调整好了,而且我们要培养什么呢?你要发展烤烟也好,甘蔗也好,还得把土地集约起来,也就是说要培养职业的烟农,蔗农,一个大户要种几十亩烤烟,他的收入那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发展职业蔗农他一种也是几十亩,最后都是职业化的。实际上也就是农业的工人,变成了农业工人。农业工人和工业这些,就是按工业的方法理念来抓了。包括我们还培养职业的茶农,职业的菜农等等,农业这一块,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民找到可持续的增收的路子,办法和路子,当然其他还有劳动力的转移,我们发展工业可以就地就业打工,这些工资性的收入等等之类的,但是从农业这一块,我调整产业结构,也能够为农民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
 

  传统农业我这样改变以后,农民的收入就会大大提高,才有可能到2020年脱贫,解决脱贫问题,小康的问题。
 

  所以这个农业方面,我们的一些农产品的公司,我们种的蔬菜现在也运往了香港,运往了新加坡等等,他们的产品也已经到了外面,这个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以后,加上下一步我们其他还种什么火龙果之类的,这些都可以。
 

  主持人:这就谈到和香港地区。
 

  陈鸣明:对,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另外你刚才说到大屏幕的问题。黔西南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刚才我说的几个国家级的景区都在我们兴义市,其他还有晴隆二十四道拐,这是抗战时期的,保存的非常完好,它可以突破,在晴隆二十四道拐,原来我们的汽车方程式是空白,就在我们晴隆二十四道拐实现了突破。所以我们要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因为现在我们黔西南发展旅游业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基本上具备了,特别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住的问题,行的问题,交通的问题刚才我已经介绍了,到年底我全部高速已经到了。
 

  主持人: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
 

  陈鸣明:从贵阳到兴义的高速修通以后,我们到贵阳车程只在280公里,时间只要三个小时,现在怎么都得要15个小时,还有我们上昆高速修好以后,我们到昆明只有3个小时,到南宁只有4个小时,所以以后我们行的问题,包括现在我们开通了我们的机场,现在开的航班有到贵阳的,到昆明的,到广州的,到重庆的,下一步还要开到北京和上海的。所以我们现在行的问题解决以后,因为过去制约我们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最严重的瓶颈主要还是交通,包括我们工业招商引资,都受这个影响,所以今年底这个问题可以打破了。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打造“会议之州”


  陈鸣明:然后我们行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另外住的问题,黔西南现在是贵州省除了贵阳市以外唯一有五星级宾馆的市州,我们现在已建好运行的是四个五星级宾馆,有1350个床位,还有两个在建的五星级宾馆,还不算其他三星四星的很多,所以我们利用我们得天独厚的,包括气侯条件,包括自然风光,这些自然景观,气侯条件等等,我们要把黔西南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西部会议之州。
 

  记者:会议之州?
 

  陈鸣明:会议之州,开会是非常好的,住宿条件好,交通现在通达条件也好了,加上吃的,住的都很好了。还有我们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户外运动的乐园,我们的万峰林景区两万多座山峰连在一起,我们万峰林景区里面所有的路我们全部已经硬化,我们搞了20公里的步道,40公里的步道,80公里的步道,甚至上百公里的步道,既可以徒步又可以骑自行车,2008年全国首届山地运动会就在我们万峰林召开的。另外我们的万峰湖是167平方公里的水面,我们连续办了六届的万峰野钓大赛,这是被称为钓鱼者的天堂,野钓的天堂,我们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户外运动的乐园。另外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圣地,我这里气侯条件好、住宿条件好,现在通达条件也好,可以到这里休闲度假,就不是光是看一眼就走,要住下来。除此之外,黔西南州还有许多有名的景区,贞丰的“双乳峰”、晴隆的“二十四道拐”、兴义的“万峰林”等等。
 

  最后就是我们实现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大提速,大转型,大发展。为什么转型呢?比如说旅游就从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型,大提速就是现在你会有一个大的发展,速度会大大提升,最后有一个大的发展。
 

  最后就说到为什么我们在香港有个大屏幕,就是宣传推介我们的旅游资源,我们去年还在台湾的公交车上都有万峰林的宣传广告,今年我们还会加大力度。我现在只要贵阳到兴义的高速公路通了以后,明年我们的旅游这一块我们肯定会加大宣传力度,港台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地。
 

  主持人:好的,听到这个我们港媒也非常振奋,等于说今天我们陈书记在这里也是向广大网友发出了邀请,介绍了这么美丽的一个地方,欢迎大家以后到黔西南旅游观光甚至开会度假。
 

  贵州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


  陈鸣明:刚才我介绍以后,通过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培育新型的支柱产业,我们黔西南就一定能够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这样用我们黔西南发展,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来撑起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片天地,确保到2020年和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不拖全省全国的后腿。因为这样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发展,这个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但是人家会问你光这么说以后发展怎么办?我说我们的路径就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们各个县都这样,你2020年同步,你的指标,哪些指标有问题,你要怎么发展,要实行倒逼制,每年你的速度要达到多少,另外我们要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我们现在就把兴义市和兴仁县作为我们全州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试点,你只有城乡统筹才能够实现同步。
 

  另外大家说你光这样做只有八年时间怎么办?其实我说这个八年时间,不止八年,我是这样算帐的,“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我必须以这样的精神状态,而且我们要弘扬,大力弘扬贵州精神,贵州精神是总理到我们黔西南的时候,就是2010年去的时候指导抗旱救灾的时候,被我们一个支书,他为了挽救金银花想了一个办法,用矿泉水瓶搞滴灌,最后救活了几千亩的金银花,搞了十多万的矿泉水瓶,所以总理称他为大旱逼出来的智慧。就在这里,家宝总理就提炼了贵州精神,他说这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这个精神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贵州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最后就是“5+2”,“白加黑”,“夜总会”,以这样的工作状态来支撑我们这样的发展。
 

  这样算起来,你既然是“5+2”了,“白加黑”了,“夜总会”了,晚上都在工作了,所以我觉得在我看来,八年时间我们可以变成20年,所以完全有条件,有信心和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拖全省全国的后腿,这就是我的根据依据,人家说你凭什么说你能够同步,道理就在这里。
 

  主持人:那我们就在这里预祝黔西南的明天更美好。那看一看时间我们今天的访谈差不多要在这里跟大家说再见了,今天非常愉快跟陈书记进行一番交流,了解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也分享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我们也欢迎陈书记以后经常到大公网作客,跟我们进行这种有益的交流,在这里就跟广大网友说再见了。 

大公网
维稳戍边是兵团肩负的政治责任,深感自己的使命光荣。
大公网
年轻人应该充实自己,不服输,不畏惧,传递正能量。
大公网
努力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的第一品牌。
大公网
随着当地的自然条件的改善,西部地区有信心实现小康目标。
大公网
破译生命“天书”密码——国人防病治病有望革命性突破。
大公网
谈到中国经济,蔡昉和很多人一样,认为适当放慢速度是好事。
大公网
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理应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些事情。
大公网
红豆实践公式=现代企业制度 党建 社会责任
大公网
把文化变成一种真正的民主权利。
大公网
人才是种子,而营造的工作和文化氛围是土壤。
大公网
朱笔重千钧,提笔要三思,生杀予夺事,岂能不慎之?
大公网
大公网
大公网

 

  □ 总策划:林学飞

  □ 总监制:韩红超

  □ 策  划:程圣中 刘彦昆

  □ 制  作:苗鲁勇 林恩 李阳 姚勇

             宋家儒 郭菲儿 朱丹萍

  □ 主持人:刘彦昆

  □ 编  辑:钟非凡

  □ 出  品:大公网采访中心 大公网多媒体部

  □ 大公网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或报道。

  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