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香港艺人温兆伦在微博上颇为活跃,先是因投诉北京的姐拒载惹争议,26日又因一则“爱国”微博引发部分网友的炮轰。此后温兆伦又连发微博,回应部分港媒和网友的辱骂,力表爱国心。他还称已将微博上一些转发过500次的不良IP送交有关部门。
明星艺人“议国”“议政”向来都是雷区,说多说少说好说坏都难免遭舆论“误解”。这次,温兆伦的高调“爱国”又引发一番争议。是何人在辱骂?又是何人在叫好?
10月26日,温兆伦接连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却遭到部分网友的辱骂。对此,温兆伦毫不在意,持续更新微博,以证心迹。温兆伦还在微博中声称自己将发表和转发超过500不良内容的IP地址送交有关部门,一时间引得网友质疑。
温兆伦表示:“谁说什么都有正反的一面,每个国家生活水平和人民消费都不一样,香港买车平易养车贵,内地买车贵养车平易,香港一个橙子5块钱,内地5块钱一斤橙子。我绝对支持中央的任何决定!我是一个忠于祖国的国民,难道你们支持温兆伦就不能当别的偶像的粉丝吗?聪明的你们都懂的!祖国万岁!”。
而此前温兆伦也因在微博发言引起过争议。10月20日晚,温兆伦发微博称其当晚打车被拒载。一位北京的姐认为他“刁难”出租司机。二人的观点引来人们的争议。
针对温兆伦的高调“示爱”,网友意见也不一致。有的表示,人是需要有一种根的,有根才能立起来,落叶飘零终归根。温兆伦的爱国情感是落叶归根的意涵,表达了港人对中国的归属感。也有网友表示:“内地跟香港人民的矛盾还是满深的……内地的人确实在香港素质满差的……但是作为香港人能这样勇敢的说出来爱国,还是很给力的!至今香港明星在公众场合说爱国的很少吧。虽然是口头上的说也是对大家的一个鼓励和安慰。”
在微博世界里,温兆伦和他在影视圈的地位类似,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有一些网友认为温此举是过气明星搏出位,在娱乐圈靠出位言论行为博得版面关注是常态,被众多网友视为“胡说八道”和“晚节不保”。
自嘲“拍过很多烂片”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之前在微博“发声”。他用繁体字在微博写道:“在中國寫中文正體居然過半人看不懂 哎 華夏文明在大陸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针对此事,《光明日报》刊文评黄秋生言论:简体繁体字均可传承文明。[详细]
同样的段子很多。2013年7月29日,刘嘉玲在天安门前留影,发微博称“东方红,我心中的太阳”!结果遭网友批驳。而一向敢说敢做的成龙更是数次“因言惹祸”。2012年末,成龙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什么都骂都游行,必须限制:“骂中国,骂领导人,什么都骂,什么都游行。应该规定什么可以游行,什么不能游行。”此言一出,立即被部分网友围攻。
除此之外,包括张国荣,汪明荃,伊能静,周星驰等等两岸三地的明星都曾因为言论而招惹非议。[详细]
明星的一举一动向来光环大过寻常人,而他们发表的过关乎国事政事、有感于爱国爱家的言论,也常常会产生大于语言意义的社会效果。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明星论时事议社会,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觉醒和政治参与的进步,但同时也应自醒明星附有的社会影响力和偶像效应会产生的社会效果。发表言论,不仅仅是自由,更需肩负责任。[详细]
不同于微博上“爱国论”的争议,眼下现实中的香港,充斥着更复杂的政治争论。
“占中”言论渲染,“港独”与“台独”勾结制造社会混乱。反对派的喧嚣侵染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政治污染的香港社会激起了市民的不满和愤慨,不热衷政治纷杂的香港市民不得不每天面对着“占中”的侵蚀,政治斗争的争论甚至蔓延到了学校,进入了课堂。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反对派甚至不惜扰乱香港的发展。
过于政治化的氛围和用词使得港民情绪紧张对立,“赤化”“洗脑”的渲染加剧社会对立。敏感的环境,使得言行举止都带有政治色彩。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明星发声谈“爱国”,在“占中”肆虐、“港独”流窜的香港,易触导火索。[详细]
曾是亚洲“四小龙”之首的香港,今日不仅被新加坡超离,也被亚洲其馀两小龙韩国和台湾抛离。[详细]
香港社会今日的稳定和发展,与中国“一国两制”的决策不无关系。然而在港人舆论氛围中,对港英统治的留恋却不难窥见。1997年前夕,一些香港政客认为大限将至,大喊末日降临。即使特区成立后,若干西方国家仍通过各种渠道操纵香港。
但中国政府却充满信心地给出了切实可行,对国家和香港特区都有利的方案。香港已经没有可能再出现一个麦理浩,其实也不需要另一个麦理浩,香港需要的是一个普选的行政长官,香港的未来应当建立在普选的民主制度之上。[详细]
中港矛盾一直是个避不开的话题,香港人对中国的认同和对内地人的接纳是一个漫长的融入过程。“入侵香港”、“蝗虫论”的争论在香港社会从未间断。在香港市民眼中,孕妇床位、婴儿奶粉、幼儿园名额、学校师资等等资源似乎都受到了内地人的冲击,身边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抢占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源,双非孕妇和奶粉限购潮更是将抵制内地人“入侵”的浪潮掀的越来越高。郁闷和烦恼加剧了港人对内地人的“抵触”,也撕裂了中港之间普通民众的情谊,对“蝗虫”的恐慌和鄙视依旧流窜在港人社会。
明星发表言论被批实在不足为怪,该奇怪的是,为何公开说“爱国”,会遭到一片炮轰和嘲讽。公开表达爱国,似乎成了一件很微妙的事情。
香港与内地确实存在观念和生活的现实差异,但香港在民族文化血脉上对中国有着深深的认同。
评论员梁文道在一次访谈中娓娓谈道:七七事变纪念日,香港团体游行到日本总领事馆,要求日本正视侵华史实;保卫钓鱼岛,香港台湾的保钓人士积极登岛;内地地震遇灾,香港火速捐款施救。
这些时候,艺人挑头却极少遭人质疑。难道,爱国只能“做”不能“说”?[详细]
香港是秉持言论自由的地方,香港人民的民主觉醒和发声意识都比内地强烈和开阔。爱国组织可以自由在香港街头发声,反对派可以自由开会讨论。谈论爱国,更不应该是一个“说不得”的话题。
温兆伦高呼“还是祖国对我好!祖国我爱你!”,深情畅言“我很庆幸97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我这个香港人在97年前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现在我很骄傲地说:我的国家中国,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不管你们如何批评,我都改变不了我爱祖国的心!”
@评论员杨禹说得妙:“你可以不爱国,但别人爱国碍你什么事了?你可以喜欢把爱国之情深藏心底,但别人把爱国大声说出来也无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