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网络推手“秦火火”等人被捕;微博红人薛蛮子涉嫌嫖娼被拘;微博红人青年导师李开复“患癌”治疗;潘石屹接受央视采访,口吃颤抖思考大V身份;大V于建嵘挂职农村下乡搞实干。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大V”们成为舆论紧盯对象。
微博在取得丰硕社会效应和营销成果的路上,终于刹住了脚步,面临诞生4年来最严峻挑战。清理网络谣言的箭头对准微博,舆论监督吹响号角,大V刮寒风,上微博还能做什么。
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李双江之子并非其亲生,这些扰乱真相曾在网上引起过轩然大波的谣言,都出自红极一时的网民“秦火火”等人之手。傅政华履新公安部副部长之后,第一把火烧向了网络犯罪。8月20日,网民“秦火火”(真名秦志晖)、“立二拆四”(真名杨秀宇)因涉嫌寻衅滋事罪、非法经营罪已被刑拘。[详细]
“我这两天都在反思,确实感觉到自己错了,给社会制造了很多负能量。”涉嫌犯罪的网络造谣传谣者“秦火火”(真名秦志晖)在被刑拘后表达自己的悔恨和愧疚。“秦火火”承认,2011年以来,他制造并传播的谣言多达3000余条,还和某些网络“大V”达成了协议,互相帮转微博。[详细]
2013年8月23日,北京朝阳警方在安慧北里一小区将进行卖淫嫖娼的薛某、张某查获。经审查,二人对卖淫嫖娼事实供认不讳。薛某系微博名人薛蛮子。薛蛮子涉嫌嫖娼,在一定程度上将一些大V们拉下了神坛,打破了部分网民心理认知上大V们的道德神话。铁的事实一再证明,有些大V根本就不是什么“道德圣人”,有的甚至连一个普通人的德操觉悟也不具备;他们也根本不像一些铁杆粉丝想象的那么“光辉高大”、多么正义善良,有的大V未必就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欺世盗名之人。[详细]
互联网“打谣”风潮涌起,官方舆论严词利剑直击网络舆论。新华社刊发评论《谨防大V变大谣》,呼吁大V们要“发出‘好声音’”,切勿“给谣言插上隐形的翅膀”;《求是》杂志子刊《红旗文稿》发表评论:“整治网络谣言必须出重拳,要敢于打‘老虎’、管网站。”
对于这些告诫,“大V”们感同身受。拥有1600万粉丝的房地产商潘石屹,卖萌表达:“为什么当初要在我们头上加个V?”他还忍不住发出疑问:“你说这微博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潘的老友兼同行同样身为大V名人的任志强也发问:“微博无限好,大V近黄昏?”。[详细]
去年12月6日,《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通过微博,向中纪委实名举报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称其涉嫌学历造假、有作风问题,与商人倪日涛结成官商同盟。今年5月12日,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一场发酵5个多月的公开实名举报终于有了结果。
社会普遍将这次微博反腐成为“里程碑”似的突破,而罗昌平认为:当举报人是无奈举动 想试探政府反腐决心。“通过自媒体新媒体的平台来爆料,我不能说一定能成功,但风险系数没那么大,我也是想试一下,看看政府的反腐决心。”[详细]
微博,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山西疫苗案、玉树地震、宜黄血拆、上海火灾……信息经过大V转发,会立即形成信息传播的爆发式增长点,出现“几何级放大效应”。
2011年7月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五岳散人从现场图片、文字直播完成独立思考,通过微博号召人们不要围观,以免阻碍救援。2011年底甘肃校车事件,传统媒体一个小时后才赶到现场,而撞车后5分钟,腾讯微博的网友就已在直播。
2011年,邓飞发起“微博打拐”及“免费午餐计划”,学者于建嵘则发起“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彰显出大V强大号召力的同时,也显现了网络另一种美好的可能。[详细]
微博4周岁,它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和信息传播。它提供资讯、传递爱心、监督公共事件,也让我们渐渐“生活在别处”。2009年的今天,“新浪微博”推出内测版。据统计,截至去年6月,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微博用户数已达3.31亿。
微博,打破信息传播的垄断壁垒,改变公共领域的话语格局。而大V,正处于舆论场的金字塔尖。不管是大V的一呼百应,还是草根的自拍自嘲,微博带给全民一个尽情围观和自我展示的机会。[详细]
日前,因涉嫌卖淫嫖娼被刑拘的微博红人薛蛮子,向民警讲述了自己成为“大V”后的心态变化。薛蛮子说,为提升粉丝量和关注度,在增加微博发布量的同时,放松了对信息真伪的核实。拥有1200多万粉丝,每天都会收到上千封私信,求转发求关注,“有一种皇上批阅奏章的感觉”。
目前的新浪微博第一“大V”娱乐明星陈坤,拥有5600多万粉丝,是澳大利亚两倍人口还多。他们主宰舆论热点的能力和方式超过常人想象。现在拥有4600多万粉丝的赵薇诞下女儿后只留了一个“哇”字,短短半小时之内就吸引了超过1500个粉丝的留言,而韩寒,第一条微博仅是个“喂”字,立即引来疯转,评论上万。
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空间,谁拥有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粉丝,谁的名气大、关注度高,谁就拥有了巨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详细]
“个人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逐渐就飘飘然了。”薛蛮子忍不住的眉飞色舞。拥有庞大的粉丝群,每天有数千的私信数万的评论,被追捧被收听的感觉裹挟大V升到空中。薛蛮子供述,从孤芳自赏到哗众取宠,这种心态助长了他在网上发言“肆无忌惮”,一味追求网民关注。只要能引发关注,不做核实就转发;而且觉得自己是大V了,可以摆摆老资格了,即使说错了也有粉丝群出来“护主救驾”。[详细]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公司在中国售后政策涉嫌歧视。网友截屏发现何润东发布的以#315在行动#为关键词的微博最后竟有“大概8点20分发”这句话。很快,该微博就被火速删掉,并再次发布洁版#315在行动#微博。不止何润东一人,郑渊洁、留几手、叫兽易小星等几个批评苹果的微博大V躺枪,有组团“黑苹”嫌疑。
随着秦火火事件的持续发酵,一条囊括公关公司、网络推手、知名微博大V等在内的微博灰色营销产业链公之于众。知情人士称,普通的营销账号价格从100至3000元不等,一般团队运作的明星大V,基本在1万至10万元不等。而粉丝过千万的大V号,他们转发的价格则根据情况另行确定。[详细]
大V不再单纯是影响力的代名词,开始滑向一个混杂了商业利益、私欲的和嘲笑声的集合。以询问信息的形式传谣,以推荐资讯的方式营销,讨论观点的甲方乙方最终辩论到在公共场所约架为结局,好奇围观者以点“赞”转发来散播他人私密信息。贺卫方曾说:“中国人似乎从未学会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讨论问题。”
编剧宁财神回忆过去两三年,微博上大密度的公共话题,多从爆发、愤怒、抗争,直至无效,“它大量透支了社会的愤怒,人民变得越来越冷漠,这对国家、个人都不是好事。”如今,他眼里的微博日渐扁平无力,最初热衷于参与公共事件中的人,都转向了自己的小圈子。[详细]
如果说,微博是个众声喧哗、消息芜杂的广场,那“大V”们则是意见领袖。他们粉丝成堆、拥趸甚众,比普通网民拥有更高的话语分贝。基于其影响辐射力,他们的言论,往往能收获海量转发、裂变式传播。因此,理性发言更显重要。某种程度上,“大V”的微博不仅是个人麦克风,还带有公共媒介的属性。
微博大V是网络时代与时俱进的新贵,是新传媒造就出来的明星。然而更深层的是,微博看似给予每一个普通人发声的机会,主导公共舆论的权力却逐渐向“大V”集中。一些微博名人早已成为公认的造谣传谣源,成为负能量的集散地。名人自身的光环让一些人乐于扮演“急公好义”的角色,总是不加分辨地转发一些轰动性的传闻以博眼球,而很多传闻往往经不起证据的细致拷问,名人也没有时间进行认真的梳理。
依法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也依法惩治违法者。网络不应该成为没有警察的高速公路,自媒体赋予名人们的自由若不被珍惜,法律应该屹立在言论自由的边界线上。[详细]
作为商业利益的追逐者,新浪在官方监管与公众需求之间小心保持着平衡,并试图坚持一些温和的原则。新浪微博也在原有规则内作出努力。2010年11月,新浪推出了“微博辟谣小组”。新浪微博继而推出“举报身份”功能,并首次以系统通知的方式发出“辟谣公告”。从2010年开始,新浪尝试“打破大V的垄断”,将开拓重点转至政府部门和官员群体,打出政务微博的新牌。
“没有其他渠道表达,微博上负能量浓度过大。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微博这样负面情绪扎堆。”新浪内部管理人员表示,“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健康发展。”[详细]
最近有几位知名的国内企业家开端了一场关于“在商言商”的讨论,讨论“企业家该不该公开谈论政治”。任何人,不论他是企业家,还是工人、农民、白领阶层甚至在校学生,谈论政治,都是天赋的权利。政治就是公共事务的总和,人人得而公开谈论之。然而企业家的顾虑不无道理,和大V一样。
企业家不是普通人,大V亦是如此。他们拥有比常人多的社会权力和影响力,但却拥有比常人少的言论自由。他们的追随者和粉丝会将其个人言论放大,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即使发达的民主自由国家,也经常有企业家因为多嘴议政,而带来麻烦的案例,并非只有中国。
如同企业家一样,“大V”们应珍惜公信力羽翼。在微博平台上,他们应更具公民精神,理性发声、笃行示范,努力充当法治倡导者、伦理坚守者,而不是被浮躁情绪裹挟,成谣言的“扩音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