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香港在线 | 言论 | 中国 | 国际 | 军事 | 历史 | 教育 | 图片 | 财经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宏观 | 科技 | 娱乐 | 女人 | 生活 | 体育 | 健康 | 书画 | 佛教
中国外长好前途
导语:

在两会换届中,外长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岗位。梳理发现,自中共建政以来,已有多位外长晋升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另一方面,外长人选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对外政策的考量,这从几任外交部长的外交履历中亦可看出。

 

外长晋升副国级几成常态
外长多有好仕途

中国的前两任外长均由党内高级官员兼任。第一任外长是由周恩来总理兼任,陈毅则以副总理身份兼任了第二任外长。而此后多任外长晋升副总理或国务委员。亦如北京、上海等省级党委的党委书记获任政治局委员一样,外长晋升入列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几成常态。

自陈毅以后共有4名外长晋升为副总理,负责中国的外交事务。他们分别是陈毅的继任者姬鹏飞、黄华以及吴学谦以及钱其琛。上述四人中,亦有人以副总理身份兼任外长。其中。吴学谦和钱其琛还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而唯一的例外是乔冠华。

乔冠华是一位资深的外交家,曾出任外交部部长(1974-1976)。但乔冠华因"四人帮"的牵连而长期受审查,政治仕途没有更进一步。事情源自逮捕"四人帮"时,有人从王洪文家中抄出了一份组阁名单,乔冠华的名字位列其中。这一名单是江青、张春桥、姚文元拟定的,上面有王洪文批改的笔迹。1982年时,乔冠华获平反,继续为中国外交事业服务。乔冠华被安排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担任顾问,其妻章含之任对外友协常务理事。

1982年,国务院进行改组,增设了国务委员一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委员协助国务院总理工作,受总理或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委托,负责某些方面的工作或重大的专项任务。

2003年换届时,中国对外交体系进行调整,将由一名资深外交官担任国务委员负责外交事务。唐家璇成为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2008年换届时,因李肇星已过任职年龄界限没有晋升国务委员,由具有中联部和外交部任职经历的戴秉国兼任。而现年63岁杨洁篪或将再续传统,晋升为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

外长人选演化史
从革命家到职业外交家

中国的外交从无到有,而外交人员亦经历了一个从革命家到职业外交家的更替过程。新中国的前两任外长都是资深革命家。周恩来和陈毅在中共建政以前,就已是身居要职。姬鹏飞也是曾参与长征,他也是第一位有驻外经验的外长,是中国驻东德的首任大使。而此后的外长逐渐转由资深外交家担任。

 

 

外长的人选某种意义上亦代表着着中国的外交政策考量。经梳理发现,乔冠华、黄华两位外长均有涉美相关外交经验。而他们担任外长时间亦恰恰赶上了中国外交调整期(1974-1982)。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已日趋紧张,这使得中共不得不考虑自己在外交策略上的转向,与美国改善关系,借以谋求某种在外交上的均势和平衡。在整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逐步恢复,由恢复大使级会谈、尼克松访华再到1979年的正式建交。上述两位具有涉美外交经验的外长即是曾经具体执行者,也是后来的策略制定参与者。他们贯彻高层的外交思维,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过去十年间的两任外长李肇星和杨洁篪也与美国颇有渊源,均是驻美大使出身。他们在与美国交往上具有丰富的外交关系,此外还与美国相关人士具有非常好的私人关系。选择上述两位官员出任外长,与中共高层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思路也是有关系的。处理好中美关系,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大有裨益。

曾经具有驻苏经历钱其琛在1988年中苏关系正常化之时出任外长,并且履职时间长达十年(1988-1998)。钱的继任者则是熟稔亚洲事务的唐家璇。在江泽民时代,两任偏向欧亚方向的外交家相继担任外长,亦是对江式外交思路的体现。

下一人外长的人选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习氏的外交思路。继续延续重视中美外交的传统,还是着眼于当下日趋紧张的东亚关系。从两个出发点看,习都有不少的选择。

若是选择对美方向,接替周文重担任驻美大使的张业燧已经回国担任外交部副部长,同样出身驻美大使的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已经年届68岁。另一位副部长、外交部党委书记张志军同样具有涉美经历。张在中联部任职期间,曾担任中联部美大北欧局局长。

在涉日外交上,亦有不少可供选择资深外交官。崔天凯是分管美大地区和法律条约等问题的副部长,在2003-2006年曾担任亚洲司司长,2007-2009年担任中国驻日大使。他既对日本事务颇为熟悉,在对美外交领域也颇有发言权。赴外交部工作后,张志军多次对钓鱼岛问题有过“重量级”表态。

而另一位值得关注的人选则是现任国台办主任王毅。王毅对日本更为熟悉,早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所学专业就是日语。1995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时只有42岁;2001年担任主管亚洲事务的副部长的时候,他还不到50岁,是外交部中最年轻的副部长。2004年王毅被任命为驻日大使。在驻日期间,恰逢中日关系发展较为微妙,作为驻日大使的王毅展现了出色的外交能力,为其仕途赢得了不少加分。2008年王毅以外交部常务副部长身份出任国务院台办主任至今。

中联部与外交部
涉外部委面向不同

中联部与外交部都负责外事工作,但两者的面向有所不同。中联部面向的是政党外交,外交部则主要负责国家层面的外交活动。相比国家层面,政党外交更为灵活,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迂回缓冲的作用。

在人员层面,中联部与外交部也有相互流动。中国第三任外交部部长姬鹏飞在卸去外长职务后,就转任中联部部长。而吴学谦则是由中联部空降到外交出任中国第六任外长。现任国务委员戴秉国就曾由中联部部长转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并在此后晋升为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张志军亦是由中联部副部长转任外交部任职的。外交部原部长助理刘结一也出任过中联部副部长。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