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香港在线 | 言论 | 中国 | 国际 | 军事 | 历史 | 教育 | 图片 | 财经 | 金融 | 产经 | 汽车 | 宏观 | 科技 | 娱乐 | 女人 | 生活 | 体育 | 健康 | 书画 | 佛教
国礼那些事:送不好要出糗
导语:
国礼那些事:送不好要出糗

在访问俄罗斯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沈绣精品《普京总统肖像》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后者见到后,直呼“太传奇了,太美, 太不可思议了!”由此可见,这份礼物是送到普京的心坎儿上了。外交无小事,送礼尤其如此。选送国礼也是十分考究的事情,送不好还会出糗的。

 

国礼迎来送往有讲究
礼宾司:送礼收礼的大管家

外交部的礼宾司是国礼迎来送往的大管家。涉及国礼的选送、接收以及管理都是由这个部门负责的。起先,两国交换国礼是领导人面交,之后也交由礼宾司负责交接了。在送礼方面,外交部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在综合到礼宾司,酌情拟定礼品清单,上报给外交部上级领导过目审定。等批复下来了再去买,一次任务采买一次。

 

送国礼首要是重视国礼的政治意义。1995年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时,江泽民主席向联合国赠送的“世纪宝鼎”。这尊高2.1米、鼎座高0.5米的巨鼎被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的草坪上,既展现了中华古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象征了团结、统一和权威。这件国礼大气厚重,意义深远。其次是尊重各国的礼俗,送礼要注意他国的种种禁忌。此外,在送礼之前还要充分做好调查研究,要投其所好,送礼送得要准!

送礼也要避免三个误区:一是避免送礼过多,你送我也送,太重复。二是日常外交活动中,避免太贵重的礼物。三是忌讳体积过大。尤其对一些来访的外宾来说,太大件的礼品也不方便携带。

外交部接受完礼品,处理的时间也很快,大概一个星期就处理完了。赠送给国家领导人或以国家名义收受的国礼,会送到专门的收藏机构。

周恩来对礼品的处理极其严格,指示礼宾司将外宾送给他的礼品直接上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1981年1月30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成立的国家友谊博物馆,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收藏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收到的来自全世界的“国礼”。2010年,根据中央有关文件规定,这些礼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此后,有关部门陆续将过去各自管理的受赠礼品移交国家博物馆。

国礼除了赠送给国家领导人,随团访问的工作人员也会得到礼品相赠。作为外交部尤其是礼宾司的工作人员,当然会在外事活动中遇到这种情况。外交部对此有明确规定,接受的礼品无论价值大小一律上交。对于收上来的礼品,外交部每年会集中处理一次。

国礼选送的变迁史
古代送国礼:朝贡体系 花钱买面子

中国历代王朝,对外国基本上采取用利益羁縻的政策,只要你来朝贡,承认我是老大,那么一切好说。朝贡外交的核心就是用银子买面子。“这种死要面子的“朝贡”外交关系,是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与外夷交往,“厚往薄来”,天朝只需要夷邦“贡方物”这个说法,就愿意和来朝贡者做亏本买卖。

 

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岁的寿辰。12月6日,毛泽东踏上北上的专列,第一次跨出国门。他极其重视这次莫斯科之行,对所带寿礼做了特别研究。外交部公开档案中的《我国祝贺斯大林70寿辰》显示,寿礼中既有富有中国特色的珍藏工艺品,比如说,大元帅丝织像、清代蓝花瓷花瓶、景泰法烧蓝茶具、象牙雕刻的大花瓶和龙船等,也有上等绿茶、祁门红茶、龙井,甚至老百姓家中的白菜、大葱也榜上有名。 

如今,在赠送国礼上,少了的是大手笔的赠送,多了的是更加独具匠心的礼品。两国的关系不再通过礼品的数量体现。赠送国礼正在成为展示中国软实力的途径。礼物从在贵重中体现友谊,转向从特别中体现意涵。一些简单而特色的礼品成为了国礼的主流。

送礼的话外之音
毛泽东送国礼:请老大哥替天行道

1951年初夏,中办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烧制“水浒故事瓷盘”,作为国礼赠送斯大林。为充分表达毛泽东给斯大林赠送“水浒故事瓷盘”的深刻用意,中办决定增加七律序诗盘和“替天行道”楷书跋尾盘。斯大林对这套精美绝伦的“水浒故事瓷盘”十分喜爱,更深谙毛主席希望他这个老大哥“替天行道”的弦外之音。

 

1984年菲律宾贵宾送给邓小平的红木雕手形座椅,整张椅子由一块木料雕成,以粗壮的手腕和厚实的掌心为椅座,修长的手指为椅背,构思极为巧妙。这件国礼当时引起国际上广泛的猜测。有的说这代表着邓小平是当时中国的“一把手”,有的说它象征邓小平把中国人“托”起来。

1957年11月7日,3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共聚苏联,庆祝苏联十月革命4 0周年。中国共产党由毛泽东亲自率团前往祝贺。而为了庆祝这一节日,中国提前一年就开始为苏联准备礼物。相对于中国礼品的丰厚,苏联方面的回赠礼品在当时和现在看来,都略显简单。

苏联方面的“简单”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赫鲁晓夫的态度。这位傲慢的主人自以为是地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毛泽东的拒绝让他大吃一惊。双方交换礼品时红场上响起了长时间“友谊万岁”的欢呼,但潜藏的怀疑和不满却正在扩散,3年后,苏联单方面撤回专家,两个友好的国家从此分道扬镳。 

送国礼的秀与糗
学送礼 找普京

俄罗斯总统普京素以办事果断、雷厉风行著称。但在外交方面,他却心细如丝,周到之致,这充分体现在给各国元首送礼上。普京是个爱送礼的人,无论是出国访问、外宾来访还是外国元首过生日,他都不忘送礼,而且在礼物的选择上也颇为讲究。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赠给英国首相卡梅伦的礼品竟然是一幅临摹自卡梅伦夫妇同小女儿合影的油画。有人批评说在电脑的帮助下,这种自照片临摹的油画只需一天就可以制作出来。还有人打趣卡梅伦收到这份礼物后的反应:定会为把这份“贵礼”挂在哪儿而发愁,说不定会把它挂在楼下的洗手间里。

这幅油画明显不是一件“恰当”的国礼,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似乎应该为这件事负部分责任。去年7月,奥巴马访问英国时,曾向卡梅伦赠送一幅绝版油画,并且还给卡梅伦的孩子带了几件小礼物。欲效仿奥巴马送礼的扎尔达里显然没有领会这其中的精髓。

2001年是布什就任总统的第一个整年。也许考虑到这位总统出身西部,自小受牛仔文化熏陶,各国元首送给他的礼物普遍具有美国西部片的风格,其中包括各式各样的刀剑、牛仔帽和马靴。到了2002年,也许是布什上台后对外政策过于咄咄逼人,各国元首皆认为此风不可助长,故送给他的礼物多为艺术品、书籍、珠宝等,可能是希望他“重文轻武”吧。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