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属于女性的节日。如今,女性的地位早已有了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在政治方面,女性的地位也在上升。十八大后,政治局有了两位女性成员。而在女性参政上,政府也以制度进行保证。两会的女代表作为女性参政的一个群体,见证了这个国家对女性在政治上的尊重与国家的文明进步。
为促使妇女参政议政,在20世纪30年代初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共产党就开始探索以规定比例的方式来保障妇女参政的路径。中共中央组织局不仅要求妇委书记联席会议和女农工妇代表大会动员妇女参加选举,同时规定了一定的妇女代表比例。“经过女工农妇代表会来切实动员,必须达到妇女代表占25%的任务”。【详细】
据统计,全国人大女代表的比例从1978年的五届人大开始一直在20%左右徘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妇女代表的比例是20.24%,比九届低了1.58个百分点。不过这一比例在2007年有了突破性的改观。当年3月8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了比例限制:妇女代表的比例将不低于22%。是中国首次对女性占全国人大代表的比例作出明确规定。【详细】
第十一次全国人大的女性代表占21.33%,男性代表占78.67%,从性别比例来看,女性占1/5略强,男性占4/5略弱,到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女性代表再次比例提高,占总数占代表总数的23.4%/span>但是这一指标仍低于联合国规定的30%最低比例。【详细】
由于女性代表的性别特点,妇女权益、儿童等问题成为她们议案的主要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女性的议案具有一定的“性别意识”。当然也有女人大代表会结合自己从事的领域或者生活的地方的情况,提出自己的议案。一言以蔽之,女性代表关注多是与自己具有接近性的事情,少了那些比较泛泛的议案。【详细】
虽然女性参政比例有了法律保证,但是女性代表们并不认同自己是比例之下的参政“花瓶”。对此,人大代表陈爱莲表示:每个代表都代表几个方面,比如我首先是浙江代表,其次是制造业和金融板块代表,第三才是女性代表。能选上人大代表,我认为一是要对社会有贡献,二是要有相关履职基础。我当过绍兴市人大代表、浙江省党代表、十七大代表。【详细】
“来答复我建议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都很强,但我也是老手。”54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说起她5次对建议答复说“不满意”的经历顿时笑开了。孙晓梅是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今年连任全国人大代表。这位留着齐耳短发、面容可亲,说起履职中的争议、与部委“过招”时也笑声爽朗的妇女专家代表,却是各部门眼中的“硬茬”。
从“废除嫖宿幼女罪”、“设立家庭学科”、“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到“男女同龄退休”,孙晓梅提交的代表建议多引起广泛关注。【详细】
申纪兰是仅有的一位从全国第一届一直当到第十二届。有人说,她是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代表说:“年龄最大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在山西团,这是山西人民的骄傲;申纪兰代表是男女同工同酬时代过来的,非常了不起;她作为正厅级干部,保持了人民本色,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详细】
本届两会首次有了90后代表,他们是陈若琳与铁飞燕。生于1992年12月的陈若琳是本届年龄最小的人大代表。同样生于1992年的铁飞燕是一名公路收费员,救过落水的修桥工人,收养过弃婴,被网友称为“最美90后女孩”。铁飞燕虽然对如何履职不太了解,尚分不清“提案”和“建议”的区别,但她称已在老家走访了不少城中村社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等问题开展了调研。【详细】
要把社会性别意识融入到人大代表的培训学习内容当中,使之成为代表们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