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
中日两年博弈 安倍北京见习优先进行首脑会谈的结果是两国之间的悬案被搁置。“中国有中国的想法,但双方将努力在对话中构建更好的关系”,安倍如此表示。要让脆弱的共识带来稳定的关系,首先中日领导人在习安会上构建信任关系将成为课题。
阅读全文
1/11
|
2014.8
中日外交的高调与低调中日外长会谈之所以能够成行,主要是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关系铺垫,同时还有即将召开的APEC,为官方接触带来的现实促动力。这两点是中日高级别官员能够实现“缅甸会晤”的最重要原因。
阅读全文
1/11
|
2014.7
民主化的缅甸离中国多远?缅甸内政外交的急速转型,对中国对缅外交带来了一定冲击,在缅利益也遭受了现实的损失。首先,逐步摆脱被孤立处境后,缅甸对中国的战略需求随之降低,处理与中国关系时更主动、更有自信,更多地考虑自身利益。
阅读全文
1/11
|
2014.7
越共改革到哪一步了?越共中央政治局不设常委,由总书记、总理、国家主席和国会主席构成的“四架马车”互相制衡。总书记不兼国家元首,有实际军权和有限党权;总理实权大,但无军权党权;国家主席有名义军权和政权;国会主席近来的力量在上升。
阅读全文
1/11
|
2014.6
集体自卫权拴不住日本从战略的层面来看,加强的美日同盟其实并不比中美关系,甚至美俄关系重要。从美国的核心利益层面考虑,与日本脱钩或者在中国、日本、俄罗斯之间保持平衡才最符合美国的安全利益。
阅读全文
1/11
|
2014.4
沉船“掀翻”韩国总理的秘密韩国国务总理郑烘原称自己应对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负责,宣布辞职,并希望家属能原谅及理解他的决定。郑烘原说,此次沉船事件是“难以想象的惨剧和悲剧”。事故已经发生十多天,但目前还未找到幸存人员,正经历深切哀痛。他向遇难人员表示悼念,向家属表示歉意
阅读全文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