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省级政经生态,解读政治活动衍生的经济效应,探究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诉求。依托百年大公品牌,大公网时政报道组即日起推出《中国省级政经生态周报》,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全景解析中国省级政经生态的运作逻辑。
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与政治动员,成为本周高层政治的三大主轴。
本周(20140414-0420),习近平在周二、周三分别到空军调研并召开国安委第一次会议,而总理李克强则在季度交替之际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经济工作;作为中共党务具体操盘手,刘云山在本周的行程同样紧密:在11日-13日调研湖北之后,分别于18日和20日在北京和沈阳召开针对部委企业高校和地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项会议,这意味着刘云山连续两个周末均未有完整的休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与政治动员,成为本周高层政治的三大主轴。
在地方政治层面,国安议题尚未在省市一级直接落地,经济发展更受地方关注。本周,多个省份同样召开换季经济工作会,并公布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天津以超过10%的增长率颇为显眼;与发展一同成为本周热点的,则是随着刘云山上周湖北调研之后,更多省份跟进了第二批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包括河北书记周本顺、贵州书记赵克志在内的多位省委书记,纷纷出席县市委书记交流会,如同他们共同的大领导——习近平到兰考参加县委书记座谈会一样,以整齐划一的方式彰显中共的执行力。
如果单以省级党报头版为参考平台,在31位省委书记中,河北书记周本顺是唯一一位天天见报的省委书记:会见德国外长、贾永青感人事迹作批示、县委书记座谈会、阜平调研、出席议军会议……构成了这位出身政法、拱卫京畿“老臣”的一周日程表。与之类似,地处中南的湖南省,该省党报则于14、15、16日连续三天报道书记徐守盛到地方调研落实群众路线的活动。不仅如此,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开,本周湖南的媒体曝光度,更是因为两位中共前总书记的“互动”而急剧飙升: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到访湖南,并前往“前前前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的故居参观。非官方媒体公开的照片显示,胡锦涛所到之处,均有徐守盛陪同。
关注省级政经生态,解读政治活动衍生的经济效应,探究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诉求。依托百年大公品牌,大公网时政报道组即日起推出《中国省级政经生态周报》,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全景解析中国省级政经生态的运作逻辑。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自今年1月进入第二阶段以来,由于经历两会这一政治月,各地开展不温不火。继习近平3月17日赴河南兰考——习近平的联系点——调研将为该批次活动“剪彩”之后,本周开始,以该活动的直接操盘手——中共党务CEO刘云山——于4月11日-13日视察湖北并就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召开专题座谈会为节点,各省份纷纷将这一活动推向一个小高潮。
由于刘云山“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湖北成为本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领头羊。4月15日,省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刘云山在湖北调研的讲话精神并部署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据党报公开报道,湖北是本周唯一一个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部署群众路线活动的省份。
浙江、河北的活动开展,本周可谓“提纲契领”。其中,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主持召开11市市委书记座谈会,出席会议者不仅有包括书记、省长在内的浙江省委主要成员,更邀请傅克诚领衔的中央巡回督导组全体成员与会。在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亲自参加县委书记“专题学习交流会”,从党报刊发的新闻稿看,其形式氛围比浙江的座谈会更为轻松活泼,既有县委书记们的“畅谈”,更有周本顺的“边听边记、不时插话”。与浙江、河北相类似的还有黑龙江。本周,未见该省有书记/省长层级的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报道,不过由省委组织部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一次性将“各市(地)委常委(委员)、组织部长,各县(市、区)委书记”聚拢到省会哈尔滨,学习中央精神、传达省委指示,倒显得效率颇高。
本周,多位地方大员下县驻村开展调研。在延后至少三天发布的新闻稿中,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于本月8日-12日到江苏苏南的丁家边村驻村调研,且未有市、县领导陪同,省委书记只带“极少几名工作人员”自省委大院直驱村里,堪称“省-村直达式”调研。湖南书记徐守盛则携带“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韩永文,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省委派驻衡阳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组长杨泰波”来到其联系点湖南衡东县,与村民代表座谈,“让老百姓信得过跟着走”。
有意思的是,作为中共年度政治主题活动,以中共政治局委员身份兼任地方职务的省/市/区委书记的开展情况,更呈现出不同的面向。在五名局委书记中,京津的活动最接地气。其中,北京书记郭金龙可谓亲力亲为: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委的一、二把手郭金龙、王安顺于19日到首都图书馆参与志愿服务,亲手为读者找书、整理书籍。同样下到基层的还有天津书记孙春兰,于14日到天津宝坻调研。新疆书记张春贤则听取各督导组的情况汇报——在本周涉及群众路线的党报报道中,唯一一次出现,即在《新疆日报》;上海书记韩正则主持召开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作为两名60后政治局委员的孙政才和胡春华,本周则未有与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的活动安排。孙政才本周行程几乎满档,在16日、17日、18日三天均有刊发于头版头条的活动报道,但有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则仅有15日的一篇囊括重庆市委常委会的综述性稿件,孙政才只占其中10%的篇幅;而广东书记胡春华,由于本周处于外访行程之中,则未有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包括省委二号人物的朱小丹,本周也未安排相关活动。当然,仅从这一周的报道情况并不能反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在广东和重庆的开展全貌。实际上,两位年轻局委的群众路线活动,更早前已有开展:胡春华早在2月8日,即到第二批联系点佛山市南海区进行调研;而孙政才则在3月20日听取了相关汇报。
关注省级政经生态,解读政治活动衍生的经济效应,探究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诉求。依托百年大公品牌,大公网时政报道组即日起推出《中国省级政经生态周报》,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全景解析中国省级政经生态的运作逻辑。
深化改革领域,本周天津和辽宁分别召开第二次和第三次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天津方面,继2月26日召开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之后近两月,于本月15日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重点议程是讨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
辽宁方面,于本月17日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中央深改组于1月22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后,辽宁分别于2月14日和2月25日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接连召开了第一次、第二次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据公开报道,截至4月20日,辽宁系唯一一家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省份。不过,如果梳理几次会议的重要议程,辽宁第三次会议与天津第二次会议则大致相同——审议通过《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第一次和第三次会议的议程,与天津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会议议程,大致相当;而辽宁方面则在第一次会议之后不到两周的时间里专门召开被冠以“第二次全体会议”的领导小组会议,主要通过了有关《实施意见》,在全国31个省市区改革领导小组中,尚属首家。由此或可看出,王珉这位全国为数不多的博士书记、同时也是目前省委书记中的50后老大哥、拥有三个省份省级领导职务、两个大省省委书记经历的老书记,在推进深化改革这一全面、重大的政治议题上所拥有的政治技巧。
在本周的改革议程上,云南的秦光荣书记,连续两天主持、参与省委理论中心组的集体学习,云南日报分别在17日和18日以《创新边疆治理体制机制 全力以赴打好开局之战》、《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部署上来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头版头条标题进行报道,再配以“秦光荣主持集体学习”、“秦光荣在省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时强调”这样的引题和副题,可看出这位同为50后老省委书记的政治高度。
继上周新疆方面全文发布改革实施意见全文后,本周河南日报头版也全文发布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全文梳理出了包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党的建设在内的八大方面、47条具体实施意见。
关注省级政经生态,解读政治活动衍生的经济效应,探究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诉求。依托百年大公品牌,大公网时政报道组即日起推出《中国省级政经生态周报》,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全景解析中国省级政经生态的运作逻辑。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右二),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右一)会见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左二)、市长缪瑞林(左一)率领的南京市党政代表团一行。
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右二),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右一)会见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左二)、市长缪瑞林(左一)率领的南京市党政代表团一行。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右二),上海市市长杨雄(右一)会见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左二)、市长缪瑞林(左一)率领的南京市党政代表团一行。
上周,南京市党政代表团动作频频,先后赴京津沪三大直辖市考察交流。
4月15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与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率领的南京市代表团一行座谈。杨卫泽介绍称,这次来京考察,主要是学习借鉴北京通过举办奥运会重大国际性活动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办好南京青奥会,推动南京市及南京都市圈的科学发展。
当天晚上,杨卫泽与南京市长缪瑞林又前往天津与市委书记孙春兰、市长黄兴国会面座谈。孙春兰表示,当前,天津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重大机遇。以这次代表团来访为契机,可加强两市优势互补,在科技、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密切交流、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作为回应,杨卫泽表示,要学习天津改革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的宝贵经验,推动南京各项工作达到新水平。
4月17日,代表团又奔赴上海,与市委书记韩正、市长杨雄举行座谈。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共同成员,双方的交流自然离不开该地区一体化发展诸问题。韩正表示,上海要学习南京在创新驱动发展,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方面的创新探索,进一步加强两地合作交流。杨卫泽也称,要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改革发展的新思路,特别是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国资国企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新经验,更好地推进南京创新驱动发展。
短短3天内,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南京一二把手组团会见了三位局委地方大员,这在省际交流方面并不多见。深圳在2011年举办大运会前,也曾率团赴北京考察学习经验,但不及南京这次密度高。由此可见南京对于办好2014青年奥运会的重视,并借此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与城市形象。
第一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0年在新加坡举行,南京为第二届。作为继奥运会、大运会后一个新生的体育赛事,南京也成为又一座承办国际性赛事的内地城市。
关注省级政经生态,解读政治活动衍生的经济效应,探究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诉求。依托百年大公品牌,大公网时政报道组即日起推出《中国省级政经生态周报》,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全景解析中国省级政经生态的运作逻辑。
国企改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始终高居各项改革的排行榜。从中央到地方均呈现如火如荼的态势。4月9日开始,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连续刊文论述国企改革。四篇评论文章主标题分别为《怎样正确推进国企改革?》《怎样准确推进国企改革?》《怎样有序推进国企改革?》《怎样协调推进国企改革?》,副标题均为"深刻领会党中央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精神"。四篇文章发表于4月9日、10日、15日、16日。
文章提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是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纲领,关于国企改革的具体内容,只有不到900字的原则性表述。如果不能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仅从字面上理解,甚至被别有用心的理论所误导,难免会发生"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的"颠覆性错误"。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曾谈到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习近平指出,"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这也成为中央高层对这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总论调。
这四篇文章中,第一篇《怎样正确推进国企改革》以更为宏观的层面论述国企改革的正确方向、原则和目的。文章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是原则,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是路径,改善人民生活是目的。发展经济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是相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这一目的而言,它只能是路径"。
针对目前舆论中对国企改革各种混杂的观点,文章也厘清了一些基本概念和思路。比如谈到国有企业的"全民所有"的资本属性,其改革终极目的是"通过相当占比的资本,确保相当占比的价值剩余归全民所有,抑制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并批评了以混合所有制的名义向私人输送国有资产,使之成为少数人的利益;以及出售国有资产变现,将资产变为资金用于填补地方债务等,从而使得"活钱"成为"死钱"这两种错误的改革路径。
这系列文章从大局和操作层面系统论述了国企改革应该怎么办。既是呼应中央高层意志,亦是对地方国企改革走正确道路的呼吁。
关注省级政经生态,解读政治活动衍生的经济效应,探究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诉求。依托百年大公品牌,大公网时政报道组即日起推出《中国省级政经生态周报》,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全景解析中国省级政经生态的运作逻辑。
主体功能区规划地方推进
上周,青海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安徽的黄山市、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跻身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稍早前,山西省也同样颁布了《规划》。
青海在规划中,将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三类,没有优化开发区域。山西则将省内国土空间细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区域,并赋予其不同的发展功能定位。
不论是三类还是四类,这样对土地开发的分类都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使得经济发展处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动态平衡。
主体功能区规划由来已久。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经过各方讨论与修改,直至2011年6月才正式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明确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当然这样的全国性文件要落实到地方的操作,各地的规划方案仍在讨论与磨合中。
《青海日报》上周的报道就称,“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安排,省政府规划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先后组织开发建设了125万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调研编撰了《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研究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吸纳各方面意见,经多次衔接论证,反复修改完善,历时7年,最终形成了《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原样本
京津冀一体化作为中央力推的“一号工程”,最近几周在政经舆论中热度不减,成为媒体书写的鲜活素材。上周,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在地方层面动作频频。除京津冀之外,吉林、四川、重庆、云南、内蒙、江苏、浙江等均以不同形式在使力。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当属4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
这一规划的特点在于,首先它并非针对一省,而是跨三省,其次它针对的区域均非经济发达地区。因此“黄河金三角”不同于普通的省内区域规划,也不同于京津冀一体化这样有着高度经济发达地区牵头的系统工程。
一直以来,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合作往往围绕副省级和省会中心城市展开,例如成渝、长株潭、海西经济圈,以及现在热门的京津冀等。但黄河金三角所涉及的运城、临汾、渭南合三门峡四个地级市均远离各自省城,且均处于经济发展的中偏下水平。但因为它们地理上的“一体化”,且位处中原,使得这一区域成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关键地。
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发展,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推动我国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批复还强调,《规划》实施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努力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
关注省级政经生态,解读政治活动衍生的经济效应,探究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诉求。依托百年大公品牌,大公网时政报道组即日起推出《中国省级政经生态周报》,立足香港、面向内地,全景解析中国省级政经生态的运作逻辑。
王三运(资料图)
王三运与中央巡视组
本周最有压力的省委书记非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莫属了。本周,他不仅面对发生在兰州的自来水污染事件,还要面对来自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以及中央第一巡视组的双重批示。不过,在巡视组的指导之下,王三运平稳地处理了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按照一般公众的印象,巡视组的主要工作在于反腐、倡廉以及党政建设。但是此番巡视组却对一个城市的突发事件做出了批示,这在以往巡视工作中是没有。此番中央巡视组对于兰州自来水污染的介入,应算是巡视工作的头一遭。
于甘肃省委、省政府而言,这一次的应对还算是相当及时的。而且在事件发生后,相关内容都放在了甘肃省委机关报《甘肃日报》的头版。一般情况下,一省的党报很少会把负面新闻放置在省委机关报的头版。上周一到周三的头版都有关于兰州水污染问题的动态报道。
巡视组方面对于这一事件的介入也是颇为及时的。此次介入并非是在事态扩大化之后,而是在水污染事件发轫之初。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这一次兰州的自来水污染问题发生在11日前后。而中央领导与巡视的指示与批示也在当天传达甘肃有关部门。
中共兰州市委外宣办、兰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兰州发布在4月12日凌晨发布消息称,“兰州“4·11”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央第一巡视组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让市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根据@兰州发布提供的消息,中央巡视组的组长和副组长作出了四点指示,涉及用水安全、应对以及信息公开等内容。在这则由@兰州发布的消息中,我们看到巡视组的批示内容占据了整篇文章的近二分之一。由此彰显出了巡视组在具体工作上的权力权重。
对此,甘肃当地的党政机构也反应迅速,作出相关动作。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网站的报道,4月11日晚8时,省长刘伟平主持召开省政府第二次专题会议,传达中央巡视组领导和王三运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听取事件处置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不过,也有坊间质疑巡视组介入兰州水污染的权力和治理逻辑。坊间批判巡视组越权的声音大有人在。不过,这种被质疑的声音确实有点冤枉。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把经由中纪委网站发布的巡视组九种工作方法视为衡量巡视工作边界的坐标。
不过,这九种工作方法只是中纪委巡视组工作的一个粗略纲目。而按照《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照看,中央第一巡视组并未越权。该条例第二十二条是这样描述的:巡视期间,发现被巡视地区、单位存在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并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巡视组报经派出它的党组织同意后,应当及时向被巡视党组织或者其主要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而兰州水污染显然是属于“单位存在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并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的情况。因此,并不能属于越权。
较为罕见的“教育民众”
上周日,《新疆日报》头版刊登了《张春贤听取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督导情况汇报——凝聚民心教育群众要有新突破》,这距离该报上一次在头版刊登张春贤驻村的报道(3月27日)已经相隔有近一个月的时间。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自治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情况及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指导检查情况汇报。“三民”即是新疆践行第二轮实践教育活动的主题词。
根据《新疆日报》的报道,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压茬推进,目前已进展到乡镇、街道层面,月底将在村、社区全面展开。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组进点一个半月,目前全区各级部门单位共有11095个工作组、74396名干部住村工作,覆盖了全疆所有的村和重点社区。
由“三民(访、惠、聚)”作为切入点看,综合此前张春贤驻村行动看。未来治疆策略并不会因为在过去多年时间发生几个暴恐事件而偏离,即以民生为主轴。民生问题也不会因为维稳而偏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三民”并列的台词。张春贤强调,“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是富有新疆特色……要有导向意识,积极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惠民生与教育群众两者不可偏废。由此观之,“导向意识”则带有一定的维稳诉求。这种维稳并不是高压式的,而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先手”。梳理诸省的群众路线活动主体看,新疆将“教育群众”作为第二批群众路线活动的内容,这也算内地32省级单位中较为罕见的。
不惧作秀质疑 京市委领导甘做志愿者
据本周日的北京日报消息,19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市委副书记吕锡文来到首都图书馆,参与图书借还、整理、分类的文化志愿活动。而这一活动是结合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开展。
北京日报的报道还截取了几个具有画面感的内容,如“王安顺也认真地对书号、找书位、验条形码……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地将书归位。书架层数很多,王安顺时而踮起脚、时而弯腰蹲下,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完成”。
在推动群众路线活动中,不少官员都有类似北京市委领导这样的亲民举动。不过,网络上对于领导的亲民举动并不是全部持有积极评价。例如就有“作秀”这样的评论。而人民日报在本周还撰文刊发评论对此进行探讨。
这篇评论刊发于4月17人民日报评论版的“人民论坛”栏目,题为《擦去自家“窗上的灰渍”》。评论针对坊间作秀的质疑称,“在一些人那里,习惯性质疑几乎成了一种通病:一事当前,不是先察其究竟,而是“只管往最坏处想”……一些人条件反射般质疑作秀。后来真相大白:这些事不是作秀而是作风变了。因不正之风尚存就不辨真假先泼冷水,用固化思维看新风尚,又何尝不是透过窗上灰渍看外面的人和事”。
而北京市委官员在本周日志愿活动就是对这篇文章的响应,即不怕担“作秀”之损,行利民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