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警察博物馆蜡像逼真 明朝锦衣卫是祖师爷(1/10)
明朝锦衣卫蜡像,任务就是密缉盗贼奸究。(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评社桃园10月15日电(记者 黄文杰)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出版《台湾警政发展史》,完整呈现年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之后的警察史实。事实上,警大还有座警察博物馆,内容更丰富,特别是蜡像超级逼真,服装道具搜集完整,里头还有一座“馆中屋”,可以看到日本殖民台湾,如何透过警政系统控制台湾人民。
警察博物博物馆之创立,系肇始于警大老校长颜世锡,在其担任台湾省警察学校教育长之构想,后来接掌警大校务后,全心全力投入本馆的筹备,经历六年多的岁月,在1993年6月28日正式开馆启用,馆内典藏丰富。
中国警察馆部分,展示警大教授与故宫博物馆有关人员共同考证之3000年来中国的治安制度史,在这里,可以看到汉朝亭长、明朝锦衣卫蜡像,栩栩如生,列举中国历代与警察相关之治安官吏名称及其职掌,并依考证制作昔时应勤装备、服饰,以蜡像展出。
此外,根据现代行政、水上、刑事、国境、外事、交通、消防、资讯、电讯、国家公园、空中、民防、犯防、警察广播电台等警察业务相关内容及文物、装备之演变,分区详细展出,走一趟警察博物馆,快速了解警察现代之设备,如警察资讯系统、赃车辨识系统、消防及民防之警报系统,及针对居家与办公厅舍的消防安全系数估算所开发之电脑系统等。
很多人对于警察制服,有种莫名的憧憬,穿上制服,就是人民保母,事实上,台湾的警察制服仍有沿革与改变,在警察博物馆,可以从大陆时期的警察制服,一路看到现今台湾基层警察的制服。
警察博物馆还有“馆中屋”,故事更精彩,派出所怀旧馆,是旧云林县警察局斗南分局古坑分驻所,宿舍大门为桧木所制之日据时代建筑。
2004年云林县古坑派出所打算拆除,警大学生们于是远赴云林,把派出所外墙木板、桌椅等装潢一一编号,再带回博物馆内组装自己“盖”派出所,重现日据时代派出所。
日据时代派出所为日本人为管理人民设置,派出所建筑有一定规格,好比设置宿舍区以便值勤人员居住,由于当时电力不普及,每一派出所设置一盏红色的灯,目的在于警示。
当时社会普遍之治安状况多数为窃盗或违警案件,执行以脚踏车代步,制服为卡其色,穿高筒靴,使用警棍及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