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位于印度北部的“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达兰萨拉,来自于14个国家的559名“流亡藏人代表”在达赖策动下召开所谓“全球流亡藏人特别大会”,以劫持所谓的“民意”向中央政府施压。记者 王晔/摄
大公网4月20日讯 据本港媒体明报引述印度传媒报道,上周一在北京举行的第六次中印战略对话中,中方再次拒绝了印度在西藏首府拉萨重开总领事馆的要求,这已经是北京继2009年及2012年以来,近年最少第三次拒绝印度的这一要求。而印度在拉萨重设领馆的立场也有所软化,开始考虑中方提议的四川成都或云南昆明作为地点。专家指出,中方态度与60年代中印战争以及印度对流亡藏人态度有关。
据印度英文日报《自由报刊》报道,印度外秘辛格周一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会面时,向刘提出在拉萨重设领馆的要求,但遭中方再次拒绝。印度早在独立之前,就在拉萨设有领事馆,但1962年中印爆发边境战争后,领事馆停用至今。中方此前曾多次提议印度在成都或昆明开设领事馆,均被印度拒绝。但《印度时报》引述消息人士称,本轮对话后,印方开始考虑中方的建议。拉萨目前唯一的外交机构,是尼泊尔的总领事馆。
对于新德里何以一而再、再而三要求在拉萨设立领馆的疑问,印度退休陆军少将、印度智库和平及冲突研究学院(IPCS)创办人班纳吉(Dipankar Banerjee)在回覆明报的电邮查询时表示,印度希望在拉萨设立总领事馆,是因为印度与西藏历史上有很多联系,且印度人视西藏为圣地,自从1954年,每年都有印度团体拜访位于西藏普兰县境内的圣湖玛旁雍错。
而北京的独立评论员蒋兆勇昨则对明报表示,印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西藏事务均介入很深,交流也相当密切,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形,印度前往拉萨也比中国内地更为便利,过往清朝和国民政府的驻藏官员前往西藏,不少都是绕道印度前往。但达赖喇嘛出走后,印度还成为了流亡藏人的大本营,中国对此十分在意。
蒋兆勇说,四川、云南也有藏人聚居地,虽然地理上也靠近印度,但历史上川滇藏区与印度的联系,远远不如西藏密切,中方因而认为可以接受。与印度相比,尼泊尔虽然与西藏历史交流也相当密切,但国力和经济水平均相当有限,需要中国的援助,因而无甚威胁。
中印双方把今年定位“中印友好交流年”,印媒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会在今年稍后时间访问印度,但距离上一次中国国家主席访印已有8年。
中印开战交恶 藏南主权争议至今
中共1949 年建政后,先后参与了韩战、中印、中苏及中越四大战争,当中1962年中印在藏南爆发边境战争后,北京除了取消在拉萨的印度总领事馆外,双方还取消互派大使。1976年,中印才恢复派驻使节,但双方在藏南和新疆阿克赛钦地区的主权争议仍未解决。
京沪穗设印使领馆
此外,为流亡藏人提供护荫的印度,对西藏态度一直暧昧。2003年,中印总理签署了《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新德里才首度明确表态:“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重申不允许西藏人在印度进行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 同年,中国承认了印度对锡金的主权。印度传媒表示,中国是全世界最后一个放弃承认锡金的国家。 中国在新德里设有大使馆,在孟买与加尔各答亦设有领事馆,目前正在考虑在东南部港口城市金奈(Chennai)开设第三个总领事馆。印度在北京设有大使馆外,在上海、广州均有总领事馆。
相关策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