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三国的战略较量
大公网4月24日讯 外媒报道,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启程访日当天(23日)公开承诺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而中国外交部立即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之后,美国是否真的会在中日钓鱼岛武力冲突中出手相助,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虽然过去美国方面就钓鱼岛问题对日本作过多次承诺,但是以总统的身份,以如此明确的方式,来保证美国会在钓鱼岛受到攻击的时候保护日本的利益,被广泛认为将对美日、中美和中日关系起到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此前曾有报道说,美国最初不愿意在奥巴马的讲话中明确提到钓鱼岛,只准备笼统的称之为“有争议领土”,但是现在显然美国向日本做出了重大让步,因此中国方面会更不满更关注。
但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的承诺只是美国为了保持日本这个它在亚太的最大盟友而做出的安慰性保证,并不意味着一旦中日真的为钓鱼岛打起来,美国一定会出兵相助。
这种看法基于对美国历来出兵国外的分析,在曾经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又有伊拉克战争不能明说的深刻教训,五角大楼只会在与美国切身利益有重大冲突的情况下才出兵海外。
钓鱼岛之争背后也许有东海石油资源,但更多的则是中国和日本双方政府的面子,是东京和北京对国内如何显示自己在外交方面强硬的方式,更有历史上因历次战争尤其是二战所导致的民间隔阂。
所以无论美国总统、防长还是国务卿如何明确表态,都是美国对它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友日本的口头承诺,美国不会因为一个钓鱼岛与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日益壮大的中国彻底为敌。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府与行政学系主任王建伟教授在接受BBC中文网记者的电话采访时也同意这一观点,但他同时指出,乌克兰事件也许是奥巴马破例明确支持日本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建伟教授认为,在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国政界很多人担心,中国在与邻国有主权争执的地区和海域,也可能采取与俄罗斯相似的做法,所以奥巴马的明确表态,是为了警告北京不要在钓鱼岛问题上采用武力,也为了确保美国不会面临卷入中日武装冲突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