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理郑烘原27日上午召开紧急发布会,表示对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负责,宣布引咎辞职。图为郑烘原低头谢罪。>>查看更多现场图片
大公网评论员 常晓宇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韩国总理“默默无闻”。然而笔者在梳理相关情况后发现,韩国总理之所以如此“低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去留太过频繁。因“岁月号”客轮沉没而辞职的郑烘原不是从韩国总理任上离开的第一人,仅2000年以来14年的4位总统治下已经有8位总理辞职。韩国总理“惹”谁了?笔者认为经济案件、各种丑闻以及政坛斗争是很重要的原因,而重大事故也往往是导致他们下台的一个变量。
时间回到20年前的金泳三统治时期。让我们看一看近代韩国总理安然离职的肇始。
1994年10月21日早晨7点40分左右,长近50米的桥板从汉城(现首尔)汉江上的圣水大桥中段塌入江中,正在桥上行驶的一辆公共汽车及十来辆小轿车随之坠入20多米深的桥下。公共汽车被摔得面目全非,四轮朝天,一辆小面包车被抛在坠落的桥板上,其余的车辆均落入江中。
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大多是赶时间上班和上学的职工和学生,小面包车里坐着10多名警察。当天是韩国警察日,他们为参加庆祝大会在前往目的地途中遭此惨祸。
事故发生后,汉城当局和部队共出动了20余架直升机和打捞船只进行救援。事故造成了数十人死亡。
时任韩国总统金泳三得知情况后,悲痛地向死难者表示悼念,并指示一定要查明事故原因,追究责任。汉城市市长李元钟当下被免去职务。韩国总理李荣德也就此事故向国民道歉并向总统递交了辞呈,以示承担圣水大桥坍塌事件的责任。此后众多总理因为重大事故辞职的动静只大不小,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比如2010年7月郑云灿辞去总理职务。此人上任300多天里积极推动修改未来首都世宗市建设规划,并在2010年1月公布“世宗市建设规划修正案”。修正案全面废除原计划中迁移“9部2处2厅”的内容,这与之前想法完全背离,郑云灿的做法遭到几乎朝野一致的反对,不少市民也对这个方案表达了不满。最终在“内外夹击”下,导致国会否决此案。
这在韩国政坛而言,其实也算一个“重大事故”,并且影响到了卢武铉政府的声望。郑云灿由此辞职。
这次因“岁月号”客轮沉没而辞职的郑烘原则为“重大事故”说增添了新的故事内容。
由此可见,某些韩国总理辞职招惹的人并不是他的顶头上司——总统,相反却是他治理下的小民——大众。
正是民众对政府不满导致了韩国总理在短短几年内就会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也会成为被执政党抛弃的“替罪羊”。有韩国媒体曾将总理一职当作是“高危职业”而报道。在玩笑之余仔细想想,也确实让人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