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访问埃塞俄比亚
大公网5月7日讯 据外媒评论文章,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非洲一年之后,中国总理李克强日前踏上了非洲的土地。与习近平非洲之行彭丽媛成为关注对象一样,对于李克强的非洲之旅,外间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第一次随李出访的李克强夫人程虹身上。然而,从官方透露的信息来看,李克强访非的意义绝非仅仅只有这些花边值得关注。李克强访非时值周恩来首次访非50周年,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而其在非洲的动作也是明证。以下是文章摘编。
当地时间5月6日,李克强在非盟总部发表演讲称,中非合作到了提质升级的新阶段,非洲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并大赞非洲堪称“三个一极”。观察人士指出,时隔一年,中国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先后访问非洲,可以看出中国在外交战略上对于非洲的看重,李克强以“三个一极”论大赞非洲,显然是对习近平非洲之行的巩固和强化,再配合习之前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显然中国正在逐步瓦解美国的单极世界,以当年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稳扎稳打的建立一个多极乃至“无极”的世界。
李“三个一极”论大赞非洲
在过去半个世纪时间里,中国与非洲国家间关系不断深化。历史上,作为中国主要领导人首访,周恩来打开了对非外交关系。而20世纪90年代初,杨尚昆、李先念出访非洲时期,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对非关系面临一些调整。从江泽民到胡锦涛这一阶段,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而中国对非合作,尤其是在经贸合作中,处于有效的转型期。
中共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上台后,习近平首次国事出访就包括了非洲国家,这被认为是很重要的信号,体现新形势下中国对非关系的考量和重点落在了如何有效帮助非洲发展,有效对非洲增加就业机会和更多有附加值的产品,使中非关系可持续发展。李克强此行明显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中非合作升级,构筑合作新框架。
2013年3月24日至30日,习近平访问非洲三国时表示,中国要始终做非洲的真朋友,绝不因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而变化,并强调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发展提供应有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帮助”。观察人士认为,从习对非政策的阐述来看,反映出习承袭了毛泽东的三分世界国际观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