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大公国际 > 独家报道 > 正文

热闻

  • 图片

加藤嘉一:古巴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中国无可比性

我现阶段认为,从国家发展生态的角度看,中国与古巴之间没有多少可比性,发现古巴与不丹之间才值得做对比研究,这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无关,更多与社会发展理念、民族性有关。

\

加藤嘉一

    编者按:从2014年起,著名日本学者、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加藤嘉一在大公网开设专栏。专栏内容主要集中在他以日本人的视角观察美国、反映中国,展示他在美国所理解的中国多面向。此篇为加藤嘉一不久前参访古巴期间,所感受到的古巴经济改革的氛围和社会发展趋向。(转载务必请注明“来源大公网”) 

  “当需要一个东西的时候,得不到。人们不能及时抽出资金购买你所需要的物资,这是当前古巴最大的问题吧。”

  位于古巴首都哈瓦那中国城的中国餐厅“九江饭店”的老板之子对我这样回答说。

  “我在古巴各地行走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告诉我,古巴人的月薪一律为600Peso(25美金左右),只有从事医疗业的人士是高于一倍,对么?”

  这位长得依然强壮,却小有肚子的已退军官回答说,“是,差不多吧。”

  我接着提出一直不解的疑惑,“在市内溜达溜达,也没看到多少商场,里面的物资似乎也匮乏,人们也没有太多的钱买日常用品,但街上的行人们,尤其小孩子们穿得衣服都很干净,看起来也不错啊。那些衣服是哪来的?”

  虽是华人,长得黑黑的,同化成当地人的这位先生笑眯眯地回答说,“哦,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啊。关于衣服,除了政府发放的以外,还有住在海外,比如墨西哥、迈阿密、西班牙等的亲戚朋友们寄过来的。古巴人是善于相互帮助的民族。还有,古巴人实际上是很爱面子的,倘若一个孩子要参加什么舞会,家长把全家最好的衣服给他穿。住得差,吃得差,古巴人一点不在乎,可以忍耐,但尽量在公众面前穿得好一点。”

  在哈瓦那老城溜达溜达,前方的胡同里有小学生的跳舞会召开着。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奏,小孩子们特别活泼,跳舞跳得很熟练,大声唱歌,还主动向我这个亚洲脸打招呼,父母也过来拍拍手,跟踪孩子的动态,从她们的表情和举措能够感觉到古巴的父母是非常重视孩子教育的。

  踢球的男孩们、手拉手的年轻恋人们、打麻将的中年男子们、坐在家门口闲聊的中年阿姨们、街上发呆的大叔们…人们显得很放松,不勉强。我从她们或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无法感受什么生存或竞争上的压力。当然,我跟绝大多数的古巴国民是无法直接沟通的,只好去观察,体验,有限地去交流。

  不过,坦率说,本人从未相逢过幸福指数如此高,人们不在乎穷日子的社会。贫富差距和多人种的存在没有割裂公共空间的和谐与运转。人们似乎集中精力过好每一天,忙好自己的生活,但也在乎别人过得怎么样,善于帮忙,协助。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高度融合,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责任编辑:王宇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