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专家:中国外交"西进东跃"并举 "无视"东亚困局

  9月13日,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向习近平夫妇介绍当地风俗习惯,亲手为习近平穿上塔吉克民族塔袍,系上腰带,戴上毡帽。资料图

  大公网9月15日讯 据本港媒体中评社编译报道,日本网络杂志《外交官》日前发表韩国延世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凯的文章指出,中国外交的新气象呈东西两路并进之势:西进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与中亚、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积极“东跃”,跨过东亚与拉丁美洲国家发展关系。

  文章称,自习近平就职以来,国内问题如民生、反腐、国家机构体制改革都有新气象。同时,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变化,比原来更积极。在作者看来,中国最近展开的外交主要分成“西进(Go West)”和“东跃(Leap East)”两类。

  首先,“西进”强调“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这一战略是显着的。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与西部邻国、其他中亚国家、阿拉伯世界构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对于提高和确保中国与西部地区国家的互惠经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必要的。该战略凸显了中国对于同西部区域邻国经济一体化的兴趣。

  正如习近平所说,“一带一路”是通向互惠双赢的道路。有两个事实支撑“西进”战略。首先,中国与西部区域国家在贸易和交流上有悠久的历史;第二,该区域对进一步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有不断增长的需求。向西看也因诸如恐怖主义的地缘政治关切和区域安全威胁驱动。因此,中国将上海合作组织视为在重要区域问题上多边合作的主要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上海合作组织黄皮书2014》中认为,美国调整战略重返亚洲,中国需要在西边找寻更多发展空间,减轻来自东边的压力。

  但是,中国也没有忽略东部区域。“东跃战略”不限定于东亚区域。尽管中国一直在努力对韩国施展魅力攻势,但考虑到美韩同盟比中韩建交时间久远得多,日美同盟日益增强的事实,中国无法轻易在东亚这场游戏中获得上风,尤其是短期内。

  美国二战以来一直着手东亚,并一直在信心和战略机动上保持比较优势。因此,中国不能沉浸于东亚这道难题中。

  “跃”出东亚对中国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当然是在中国尽全力维持东亚区域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中国不需要直接在第一或第二岛链对峙或寻求突破,而是可以将其“越过”,在另一侧寻找更多外交上的机动空间。这种“东跃”反映习近平在2013年6月和2014年7月的两次拉美之行上。

  与西进一样,经济合作也是“东跃”的重要动力。中国在未来两年可能超越欧盟成为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且最终可能超越美国成为第一。从地缘政治的观点看,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上,这对中国在美国的传统后院稳定及扩大影响有显着的战略意义。

  另一有趣的思考角度是,许多拉美国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然而北京寻求在该地区扩大经济外交存在时,似乎并不以此来反对潜在伙伴。这暗示北京对这一地区有长期战略,有意采取了更务实弹性的外交。
 

\

欢迎关注、扫描大公网国际频道微信“世说时局”(公号:shishuoshiju)
传递涉华信息,共享全球思想!
 
 

责任编辑:常晓宇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