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朋友圈:私谊不显
李光耀去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张高丽分别致唁电,规格颇高。习近平在唁电中说“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李光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中国政府还高调宣布会派国家领导人参加国葬仪式,舆论甚至一度猜测习近平会在参加完博鳌论坛后亲临新加坡祭奠李光耀。
李光耀和习近平交往颇多,对于习近平,李光耀也不吝溢美之词,他曾评价习近平是“曼德拉级别”的人物。但国家关系绝非私交那么简单,对中国而言,对外国友好政要去世一般的致哀做法是降半旗、发唁电、领导人到驻华使馆吊唁并送花圈。更进一步是派遣特使赴相关国家参加葬礼,参加“中国人民老朋友”的葬礼的一般是副总理或国务委员级别的国家主席特使。
历史上,中国国家领导人参加外国政要的葬礼次数并不多。周恩来曾代表中国政府参加过一些社会主义阵营领导人的葬礼,如斯大林、胡志明等,华国锋也曾参加过铁托的葬礼。改革开放后,鲜有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出国参加外国政要葬礼。“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西哈努克的葬礼是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去的,阿拉法特的葬礼是副总理回良玉去的,曼德拉的葬礼是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去的。所以,这次仍由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亲往新加坡吊唁。
李源潮在江苏省委书记、中组部部长任上时与李家父子有过多次接触,可以说是老相识,而以国家副主席的头衔完成此项使命也非常恰当。总的来说,这次祭奠还是官方的礼节性活动,与私人友谊关系不大。但很显然,中国也已经给足了李光耀这位老朋友面子。
李光耀生前先后访华30余次,与毛泽东、华国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共领导人都有过接触。李光耀和邓小平一见如故,后来,李光耀将邓小平列为其最崇拜的三位领导人之一。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李光耀悼念称:“在世界领导人中,邓小平是一位伟人。1978年,他重返北京,以他的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了繁荣,他拯救了中国。”
考虑到中国特有的体制,离任领导岗位的江泽民等人不大可能亲赴新加坡参加其葬礼,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仅仅停留在礼仪和外交层面。江泽民在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期间,李光耀曾与其数次会面,2010年,已卸下领导职务的江泽民还在家乡扬州宴请李光耀。李光耀回忆说,他们之间客套不多,江泽民会抓住他的手交流看法。
和离任中共领导人的拘谨不同,前香港特首董建华和富商李嘉诚相对超脱。董建华和李光耀相识数十年,代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和香港特区政府赴新加坡出席李光耀的葬礼,兼顾了私人友谊和官方背景。而李嘉诚再次展示了什么是人情练达,李光耀过世不久,他就带着两个儿子风尘仆仆赶到新加坡哀悼,还写了一封文笔一流、令人动容的慰问信,信中说,“资政是世罕其匹、东西一合的历史巨人。资政一生果敢磊烈、持守相本、风度庄严、平易近人。本人有缘与资政多次面晤,其思之深,见之远,仁之厚,一切一切仿如昨天,怎不感念畴昔。”
李光耀葬礼,两岸政要中新加坡政府和李显龙本人邀请谁、不邀请谁,以什么规格、什么身份、什么时间,参加国葬还是家族私人葬礼等等其实都有讲究,新加坡外交的圆润和当年李光耀处理两岸关系如出一辙。上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议案投票过程中,新加坡投了赞成票,但在把台湾从联合国驱逐出去决议案的表决时,新加坡却投了弃权票。几年前,人们注意到李显龙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转眼间,他就又成了台湾政要的座上宾。
李光耀的葬礼上,新加坡精心挑选了合适人选,两岸也是煞费苦心。对于两岸关系,李光耀生前曾说过:中国领袖说我是他们的老朋友,而我和台湾却是更老的朋友,这话颇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