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大公国际 > 亚太聚焦 > 正文

热闻

  • 图片

莫迪:作风强硬的离经叛道者?

\


  当地时间5月12日,3/4投票站的出口民意调查显示,印度人民党及其联盟将以绝对优势在大选中获胜,人民党领袖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将颠覆10年的甘地王朝, 接替现任总理辛格,登上权力的巅峰。

  印度人对这位政治明星爱恨交加,情绪复杂。莫迪自2001年来连续三届担任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相当于省长),其间表现可圈可点:大量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亲商立场令其在全球投资者中备受欢迎。与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国大党总理候选人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相比,莫迪思路更清晰,手腕更强硬。

  但是,莫迪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他最大的争议源于十多年前在宗教冲突问题上的处置不当,当时有近千名穆斯林被杀。反对者认为,他上台之后可能会危害印度一贯秉持的政教分离原则。

  印度大选点票的最终结果将于5月16日揭晓。不过,分析人士警告,投票站出口民调结果经常不准确。在2004年和2009年的两次大选中,印度人民党的支持率就被过度高估。

  威胁政教分离

  过去的10年中,印度在国大党领导下不进反退,2012年经济增速腰斩至5%左右。在印度,每年数百万的年轻人满怀希望涌向就业市场,但是其中多数人铩羽而归。印度改革停滞,道路坑洼不平,车辆难以通行,很多乡村不通电,大批孩子无学可上。但是政府官员腐败触目惊心,受贿总金额在40亿美元至120亿美元之间。

  在此情形下,印度人民党总理候选人莫迪显得有些众望所归。他与拉胡尔·甘地截然不同。后者出生于政治世家,是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的曾外孙,被外界认为凭着世袭的权力就能走到政治的巅峰。而莫迪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小茶商家庭,很早就开始凭努力博取未来。与执政10年的国大党相比,莫迪显得清廉很多。

  即便如此,反对者认为,莫迪接任总理将对印度有害。数年前莫迪管辖地的一场宗教骚乱让其政治生涯蒙上不可消除的污点。

  2002年,古吉拉特邦之间爆发严重的宗教骚乱,印度教徒袭击穆斯林,当时至少1000人被杀,其中大多数死者为穆斯林。2002年惨剧发生时,莫迪时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外界认为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后莫迪被控纵容甚至煽动了此次暴力事件。莫迪曾在踏入政坛之初煽动印度教徒反对穆斯林。

  但是,莫迪否认了反对者的指控,认为自己在骚乱中无不当行为,印度当局此后的调查也认定他与此事无关联。莫迪的众多支持者,尤其是商界人士,认为骚乱后一向以公正著称的最高法院反复调查也洗刷了莫迪的嫌疑。不过反对者坚持认为,之所以无法证实莫迪牵涉此事是因为调查时大量的证据已经丢失或被人为毁坏。

  一个细节也让人值得注意:不同于其他印度人民党其他领导人,莫迪拒绝戴穆斯林帽。而去年印度北部的北方邦暴乱中虽然多数受害者为穆斯林,他也未加谴责。

  上世纪40年代印巴分治以来,印度实行政教分离的基本国策,对各教派采取较为宽容的政策,坚持世俗主义原则,反对教派主义。印度反腐先锋、平民党领袖格杰里瓦尔(Arvind Kejriwa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莫迪如果当选,对印度的政教分离是个威胁,也有损国际形象。

  莫迪领导下的政党因为强硬的作风也引起了部分人的反感。19岁的纺织工安萨尔(Faizan Ansar)说不会选莫迪的。“他不是一个好人,因为他的政党说谁反对他,就将在印度无立足之地,要滚到巴基斯坦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下一页
  • 责任编辑:袁宵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