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授获日本“旭日中绶章” 附安倍亲笔签名
2015-06-09 09:30:48

  大公网6月9日讯(记者严雪) 6月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严安生于日本驻华大使官邸接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旭日中绶章”。授予书中对严安生在促进中日交流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肯定,落款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严安生教授1979年作为首批公费留学生留学日本,1986年起先后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教授、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长期致力于培养推进中日友好交流的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

  “旭日勋章”是自1875年开始,日本政府针对“对国家公共事务有所功劳,并有显著功绩者”为对象所授予的荣誉奖章。其中分为“旭日重绶章”、“旭日小绶章”“旭日双光章”等6个阶级不同的奖章。据了解,严安生所获勋章为第三级。

  在中国,获得过此系列勋章的人不少,包括前国民党代理主席江丙坤、陈毅之子陈昊苏、前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等等,涵盖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尤其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国人赴日留学贡献突出,甚至形成了“群像”,日本政府更是通过授予勋章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日本政府对于促进中日交流人士的肯定。

  严安生就是中日之间民间交流,尤其是文化教育领域交流的突出代表。据严安生回忆,他的大学时期,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中国对日学术研究的起点,新中国日语教育刚刚起步,中日两国红十字会的务实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拉开了中日民间交流的序幕。日本民间的有识之士主导的两国民间交往也日渐兴起。

  “大学毕业之后,我担任助教成为中坚力量的一员。同时当时又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中日友好条约的签订,这些均成为了助力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东风。这也帮助了我实现了去日本留学的夙愿。其后,我所做的所有的工作和努力,都不可避免的以中日友好发展为方向。”

  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同时表示,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40年间,在青少年、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非常频繁。加之中国教授、学者的突出贡献,使得日中关系取得了深远而广泛的发展。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继续为促进两国的语言、社会和文化的理解,培养更多的“桥梁”人才。同时祝愿日中关系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木寺昌人大使唯独没有谈到“政治”,而严安生教授同样以“环境不如从前”代指近几年两国政府间剑拔弩张的状态。

  严安生说,当前,中日之间的“环境”还不是非常理想,和当年的繁盛相比,他个人感觉,最近几年这两个国家的确走的非常不易。

  “但是今年春天以来,我终于看到了曙光(指日本三千人访华受到习近平接见等中日民间破冰之旅)。当然这只是开始,我们还不能过于乐观,一切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最后,严安生表示,这次获得勋章,对他个人来说是个极大的鼓励和动力,同时自己也希望把这股“正能量”释放出去,发扬光大,让中日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更加顺畅,放大,促进真正的、长远的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