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报告:超半数欧洲企业欲减在华投资
2015-06-11 07:29:14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在发布会上做报告

  大公网6月11日讯(记者严雪) 中国经济增长降速引起了欧盟在华企业的广泛关注。中国欧盟商会6月10日在京召开发布会,公布了《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15》,商会表示,中国经济放缓是未来首要商业挑战,但已经触动了欧洲企业的敏感神经,超半数企业欲减少对华投资。

  大公网记者获得的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未来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悲观预估导致欧洲企业通过裁员等方式大幅缩减开支:相较于2014年的24%,当前有39%的欧洲企业正计划削减成本,而其中大多数正在计划裁员。此次报告的调查对象为1474家欧洲在华企业,结果显示,老牌企业和跨国企业削减成本意愿最为强烈:51%的在华员工超过1000人的欧洲企业将着手在2015年削减成本,48%的在华运营经验超过十年的欧洲企业将在2015年削减成本。

  但是,报告中提到,中国仍然是核心市场,正如中国希望推动其经济在价值链上的攀升,企业也在迎接“新常态”的到来。然而,与“新常态”相匹配的监管框架尚待进一步实施,更好地落实依法治国被企业视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指出,在华欧洲企业始终认为落实依法治国将是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然而,由于一系列监管障碍和市场准入问题尚未得到切实解决,国际业界对于中国改革进程仍在持续观望中。

  伍德克同时表示,欧盟和中国在结构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欧盟拥有28个成员国,而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但是各省和欧盟一样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欧盟企业在进驻中国时虽然会考虑开发新目的地,如重庆、成都等,但大部分依然会选择东部沿海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中国不缺人才,需要改进的是每个环节制度。就像鸡尾酒,必须要保证每一个流程的质量。”伍德克说。

  大公网记者询问伍德克是否会将该调查报告呈交中国政府部门,伍德克称,“我们将会发给每一个愿意去了解这个话题的人。欧盟商会和中国商务部来往密切,他们对我们的报告态度非常积极。”

  欧盟商会此前也多次公布调查报告。上月月初,欧盟商会发布了《欧盟在华企业北京建议书》,大公网记者问及中国政府对此的反馈时,负责该项目的欧盟商会副主席何墨池回答道,“我们受邀访问了北京市的五个部委机构,市长方面希望他们和我们接触,多了解。对于建议书中提出的待改善的问题,北京方面解释说很多改革正在进行中,比如网速问题、签证问题、环境问题、注册手续简化等等。同时为何并不打算把北京发展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就是因为目前人口基数太大,所以想进一步控制北京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