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支招”中国智库:勿以美国为榜样
2015-06-25 06:43:00

\

威廉·琼斯参加“丝路城市国际论坛”

  大公网6月24日讯(记者严雪) 中国一直在寻求增强和经济政治力量相称的软实力,而软实力的其中一个体现和衡量尺度就是智库。不过,和美国相比,中国整体上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

  美国智库“全球策略信息”华盛顿办公室主任威廉·琼斯来到由人大重阳研究院、环球网与义乌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丝路城市国际论坛”,接受了大公网记者的专访。他建议说,中国智库不要以美国智库为榜样,要跟随自己的步调,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和研究方向。

  威廉·琼斯从1994年起担任“全球策略信息”华盛顿办公室主任。他服务于克林顿和小布什两届政府。在此之前是“国会行政情报评论”的记者。他在过去三十年间,撰写超过百篇政治和经济方面文章,近期关注“一带一路”建设,发表名为“从新丝绸之路到世界大陆桥”的文章。他曾在国会山为众多议题、案件作证,是华盛顿智库界政策辩论众所周知的重要成员之一。

  “我是从1992年开始对中国的研究的,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西雅图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我就在场为他们提供了建议。也是那个时候我开始学习中文。“我说中文说的没有读的好。在美国没有说中文的语言环境,但是平时的工作会让我阅读大量的中文资料,所以我笔试更好,哈哈。”

  虽然办公室远在华盛顿,但是威廉·琼斯说,他经常往返于中国,有几次还长时间停留,这次是第11次了,但是马上就会有下一次——两个礼拜之后,他的智库所推出报告的中文版即将发布,所以他会再次来到中国。

  中国的智库还在刚刚起步阶段,而诸如布鲁斯金学会等美国智库等已经非常成熟。被问及对中国智库发展的建议时,威廉琼斯说,“我的建议是,中国智库不要以美国智库为榜样,要跟随自己的步调,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和研究方向。美国的智库虽然存在历史悠久,国际知名,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的议题和研究是受政府制约的,少有新鲜的民生议题。”

  “据我了解,习近平主席近来也在强调智库的作用,他鼓励智库讲真话、说实情,少一些空话大话,去调研中国人民真正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同时,他也为现存的中国智库点赞:“人大重阳为代表的智库已经做的非常好了,他们为中国智库的长久发展开了个好头,做到了像美国智库国家战略研究所一样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献言献策。”

  不过,针对大公网记者指出,美国国家战略研究所的一些涉华内容或报告,通常被认为是带有批评性质的,威廉·琼斯笑言对此不用在意,这是政治家的安排。“抱着一种固有的偏见态度去做研究、做智库是非常愚蠢的逻辑,必须要冲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否则会认不清现实。“

  近期中美在南海的“口水战”加剧、在亚投行问题上也持续博弈,一些分析人士看来,9月习近平与奥巴马的美国会晤话题可能会变得非常复杂。威廉·琼斯就此表示,美国智库对习近平的来访也高度关注。

  “之所以在多个领域与中国较劲,这是因为美国无法接受世界已经演变为多极世界的现实。尤其是昔日受其控制、由其定向的亚非拉国家现在都在和成长起来的中国走近,例如亚投行、金砖峰会等等。华盛顿必须要转变角色接受现实了。”

  他补充说,“每一次两国最高领导人聚首,都会格外引人注意。我认为今年9月在美国的‘习奥会’,习近平可能会再次向奥巴马提出邀请,邀请其加入‘一带一路’。虽然我不知道会得到什么答案,但是这一定会是个好机会,让美国白宫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一带一路,让他们感觉到与中国联系的必要性。这也是我们智库需要的做的,就是和中国合作。如此,世界所有的人才会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