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克文参加国际信用评级论坛间隙,接受大公网记者采访。
大公网7月1日讯(记者严雪)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和平论坛,因其非官方和民间论坛性质,吸引了多国前政要以个人的名义前往,包括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俄罗斯前外长伊万诺夫等等。不过,前政要们此次来华可不是仅仅为一个论坛而来,而是形成了在中国“赶场”参会的局面。
陆克文“赶场”最多
上周五至今,北京成了真正的世界城市,重大国际会议和论坛悉数登场。6月26日全球智库论坛举行,此前李克强总理会见了外国代表。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列。6月27日第四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李源潮力挺,陆克文、伊万诺夫、阿齐兹等政要悉数捧场。6月29日国际信用评级论坛开幕,陆克文、阿齐兹等再次现身。这些国际政要们,在北京赶场不亦乐乎。
值得一提的是陆克文,他不仅在北京参加了三场重大国际论坛,上周还特意去了贵州省,参加当地的论坛活动。6月29日在接受了大公网记者的采访,询问他卸任后生活时,这位澳大利亚前总理坦言:退休之后的自己现居住在纽约,卸任后致力于中美关系的研究,担任“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主席。“但其实我本人所起的作用很小,我现在就是个老干部而已。”
此前有传言说2016年潘基文卸任联合国秘书长后陆克文有意向参与竞选,对此他以自己惯有的幽默辟了谣:“说实话,按照联合国的系统,这次的联合国秘书长人选应该出自东欧国家,我昨晚看了看我的地图感觉到,恐怕澳大利亚不属于东欧。”
适逢当天上午亚投行协定签署仪式在京举行,澳大利亚就是前五大股东之一。问及对此事的理解,陆克文笑称,“可能因为澳大利亚国名里有‘A’(Australia),就率先行动起来了。”同时他也对中澳关系进行了展望。“我对中澳关系非常乐观。我第一次到这里来已经是三十年前了,中国的变化很大、也很好。而对于两国的未来发展,自贸协定应该会发挥相当大的作用。这个协定可以调动中小型企业家,给他们带来生意,同时为两国未来的交往注入新鲜血液。”
在本次论坛上,陆克文不仅呼吁建立起新的、美国之外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和秩序,做主题发言,还在晚宴上进行了有关展望中美关系未来的演讲,期间还与嘉宾多次进行了会谈。据他的介绍,在其他三个论坛上,他的日程安排也是满满当当,访华各项活动的安排一点不比在任时候少。
前政要瞄准中国“淘金”
对于许多西方政要来说,卸任或退休虽然意味着一种结束,但有时也是开启了新的里程。一些人会在退休之后继续忙碌,通过演讲、出书和做生意等方式继续赚钱。据报道,这样有时可以让他们的年收入甚至是在任时的数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日益崛起和经济上的强大近年越发突出,这让越来越多的西方前政要借助自己的影响力,频繁选择到访中国,顺便来到中国“淘金”,甚至还有的人定居于此长期经营,例如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多年以前就在中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至今仍在如火如荼地经营着。
因此,前政要们来华参加论坛做演讲,还连续“赶场”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成为中国对外经贸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外国前政要和官员来华做生意会让外交和商业互相借力,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而在贡献之余,他们的“走穴”也得到了丰厚的收益。
不过,据记者观察,卸任后的他们似乎在与中国媒体交流时更加放松,并不会像此前在任时刻意回避敏感话题。例如,此前记者提问来华的巴基斯坦瓜达尔区主席巴吉卜时,他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有关瓜达尔港的细节。但在此次论坛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在接受记者关于“瓜达尔港是否可能作为军事基地”的提问时,明确表态说,“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你的问题,瓜达尔港是我在任时就和中国在谈的项目。它没有秘密可言,不会作为军用。现在卫星覆盖了全世界每一个角落,不可能有秘密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