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欲联合亚洲国家形成遏华包围圈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试图打着“法治”、“积极和平主义”的幌子全面介入南海事务,并以支援东南亚国家为名,设法构筑对华包围圈。但是,升级版的“安倍主义”充满冷战思维,与世界潮流格格不入,将注定碰得头破血流。
“北上”受挫,只得“南下”
上世纪70年代,时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出访东南亚提出“福田主义”,以经济手段为日本重返东南亚打开了道路。“福田主义”之所以能被曾受日军蹂躏的东南亚国家所接受,关键在于福田明确作出“日本不做军事大国”的承诺。
如果说“福田主义”的精神是“谦逊”、“合作”、“共同繁荣”,“安倍主义”的精神则是“自大”、“对抗”、“零和游戏”。
安倍在演讲中声称,日本将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武器装备合作、自卫队指导培训等各种“菜单”的组合,“无缝支援”东南亚国家提高“保卫海洋”的能力。这意味着日本将以军事和准军事合作方式介入和干预南海事务。
安倍上台以来,对华外交的对抗色彩突出,为此日本动员一切外交资源,试图构建一张针对中国的立体包围网,主要思路为强化日美同盟,缓和与改善日韩、日俄关系,拉拢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国家,渗透非洲、东欧等昔日外交“贫瘠地带”。
但是,上台一年半以来,安倍外交的最大失算是日韩关系不仅未见改善,且有恶化之虞。而日俄关系受乌克兰局势影响,无法继续按照安倍设想的日程实现明显突破。
“北上攻略”受挫,安倍只好“南下”,进一步加大对东南亚的外交资源投放力度。上台一年内,安倍遍访了东盟10国。去年12月,日方主办日本与东盟特别首脑会议。此次安倍则不惜“屈尊”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高调宣示构筑对华包围网,可以说是明确向中国下了“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