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13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隆重仪式,欢迎伊丽莎白二世。
编者按:本文为专题策划的资料内容。
1986年10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应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国事访问,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英国国家元首访问中国。
其实早在1950年1月,英国就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0年1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未任命大使之前,安排约翰•克罗威尔•哈奇逊为临时代办。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仅仅承认哈奇逊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派来北京就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问题进行谈判的代表”。到了1954年6月17日,中英双方同时发表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联合王国协议,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
这时,英王乔治六世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他的女儿伊莉莎白二世作为英国女王登基,成为英伦三岛乃至英联邦的国家元首。不过由于中英两国直到1972年才正式将外交关系升格到大使级,这位年轻的女王的访华安排也被一拖再拖,直到1986年,中英两国就香港主权问题谈判出现转机之后,才得以成行。
在1986年10月12日,英女王受邀来访中国。曾经在希斯和撒切尔夫人政府两朝为官,作为英国外交大臣随同女王访华的杰弗里•豪后来回忆说:“女王从1950年开始就代表当时身染重病的父亲到世界各地访问,但中国之行显然让她格外开心,因为这个中国和她在英国时所听所想,很不一样”。
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北京见到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时,她被邓小平紧握双手。因为邓小平说中文弄得她有些紧张,不知道问了她怎样的难题。后来经翻译解释才知道邓小平说的是“我作为一位中国的老人欢迎你的到来”,这逗得女王高兴地哈哈大笑。
在访华期间,伊丽莎白二世特地在上海接见了六位英裔华籍的老太太,其中最为年长的就是收藏家龚安英。龚安英在1910年生于伦敦,她的父亲龚心钊是来自安徽合肥的清末外交官,同时也是连英国皇室都听说过的收藏大家。女王当时就同龚安英就彼此的收藏经验聊得很是开心。图为1986年,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与菲利普亲王在访华期间登上了长城。
伊丽莎白二世还被媒体记者拍到用筷子夹龙眼,吃一些英国人看起来“触目惊心”的海参;在上海豫园的湖心亭,品尝中国绿茶;走访云南,领略中国西南边陲的自然美景的画面。当年女王在云南种下了稀有的英伦玫瑰,而如今在英国的白金汉宫里也栽种着中国客人送给她的花卉。
不过,最让女王喜爱的可能还是中国的瓷器。如今在女王夏季避暑的温莎堡里,仍然摆放着不少中国产的瓷碗杯碟,件件都堪称佳品。2011年女王的长孙威廉王子大婚前夕,女王还特意从中国定制了一个名为《早生贵子》的澄泥石壶送给即将举行婚礼的孙儿和孙媳妇,庆祝他们的新婚之喜。如今的英国,随处都能看到中国元素,像是中国风格的寺庙,从小就开始学习汉语的英国小学生,而这一切,都同女王一家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很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