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夫妇访问英国
大公网6月9日讯 据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文章,大多数主流媒体和公众舆论都认为,李克强这次访问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强化中英经贸关系。具体而言,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关注点,大多集中于中英两国政府在高铁、核能、金融、人文科技等领域的深化合作。体现出中国借力英国削弱"对华包围圈"的意思。
无疑,中英经贸合作是这次李克强访英的重中之重;然而,《金融时报》评论员认为,这仅仅是李克强访英的直接目标和短期目标,如果我们把这次访问置于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那么,其意义便远非仅仅止于“言商”。
何谓当下国际地缘政治的大背景呢?2014年的上半年,就国际政治而言,可谓多事之秋。
首先是美国加快了其“重返亚洲”的战略转移。
自奥巴马总统近期访问日、韩、马、菲以来,在“亚洲再平衡”的旗帜下,美国加快了重返亚洲的步伐,形成了美日菲在亚洲联手对付中国的战略同盟。
在中国南海,在中菲、中越就几个海岛主权的争执达到白热化之际,口头上一直标榜“不选边站”的美国,如今却明确表态支持菲律宾和越南,日本更是加快、加大了对菲越的军事援助和武器出售。再加上香港关于行政长官普选的问题和台湾由于两岸服贸协议而引发的“太阳花运动”,中国大陆政府与港台的关系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麻烦。
简言之,多年来一向相对平静的亚洲,霎时变得剑拔弩张,敌友关系更加错综复杂。虽然大多数人相信,离区域性的战争爆发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因为这些纠纷涉及了几个大国的核心利益,趋势向何处发展,可谓波诡云谲,变化难测。
其次,是俄国与西方的重新交恶,以及由此导致的俄国“东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