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美使馆
大公网讯 综合媒体报道,最近有美媒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所在街道可能被改名为“刘晓波广场”,以纪念这名被中国监禁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中国外交部就此向本网表示,此次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命名事件”纯粹一场闹剧。
6月24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投票通过一项议案,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门前的一处空地,改名为“刘晓波广场”。一旦这样,按照美国的邮政编址规则,从此以后,中国大使馆的地址,也就变更为“刘晓波广场1号”。
据报道,早在2013年,美国一个组织执行总裁凯斯,与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就曾经私下讨论过一个计划。他们设想可以提议驻美国大使馆的门前街道,改为那些国家异议人士的名字。
有专栏作家项小凯的文章称,这一改名事件极富蕴意。自从2009年,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美国经济发生严重危机,而中国作为美国极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国,无疑对于稳定美国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政府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截止2014年4月,中国持有近1万3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占美国海外国债总量的21%。
由于种种原因,奥巴马时期的美国,总体呈现出较为弱势的外交姿态。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美国政府针对中国人权状态的批评声音大为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对建立美中特殊“G2”关系的热情。
但在美国国内一些强硬势力的推动下,美国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TPP),以及南海等问题上开始对中国掣肘。
如果说,尚未完全成形的TPP,只不过是中国远期未来的一个阴影,那么刘晓波广场的命名,则是对中国眼下的一个强烈警醒。这一事件,极可能标志着一个新的中美关系时代的开始。
针对所谓“刘晓波路”,中国外交部对本港媒体文汇报表示,此次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命名事件”纯粹一场闹剧。外交部方面强调,刘晓波是因触犯中国法律,被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判刑的罪犯,美国一些人勿要妄图借助所谓人权问题,恶意炒作刘晓波案抹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