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越南腐败大案要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政府官员以权谋私,国企高管监守自盗。近年来,土地征用也成为腐败重灾区,在社会上引发更多不满和动荡。一项由联合国开发署参与在越南进行的民调显示,在越南民众眼中,公共卫生领域、人事领域、教育领域、建筑领域是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权力部门。
执政的越南共产党日益意识到腐败问题对越南革新、发展、稳定的严重危害,乃至将其视作“国难”。为推进反腐,越共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从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完善立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越共便出台了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成立打击贪污、腐败以及走私行为的常设机构。2006年,越南《反腐败法》经过多年酝酿和完善终于出台,对腐败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并细化量刑,这标志着越共反腐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是整肃党纪。20多年来,越共已多次进行内部整风:1986年至1990年开除大约5万名问题党员;2001年开展整顿运动,受到处分的党员比例达1%,其中三成为各级党委委员;2006年通过反腐决议,严肃惩处包括多名部级干部在内的1.2万多名问题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