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资讯 > 大公国际 > 环球视野 > 正文

热闻

  • 图片

中缅关系走弱标志:密松大坝项目冻结

缅甸新政府代表性举动就是2011年秋季冻结密松大坝建设。这是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开发的缅甸最大电力开发项目,吴登盛总统以担心破坏自然环境为由下令冻结。

吴登盛 资料图片

编者按:本文为专题资料,非即时新闻。

  大公网讯 据日经中文网消息,中国在缅甸的影响力正急剧下降。缅甸2013年度(2013年4月~2014年3月)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锐减,预计还不到2012年度的10%,按国别统计的话,投资额4年来首次失去榜首位置。原因是缅甸政府冻结了大量由中国企业进行的资源开发投资。在2011年春季走向“民主化”之后,缅甸吴登盛政府改变政策,致力于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现在已经显现结果。

  缅甸的会计年度从每年4月到第二年3月。缅甸中央统计局3月公布的数字显示,2013年4~12月的外国直接投资约21亿5500万美元,已经达到2012年度全年的1.5倍。由于2012年秋季修订的外国投资法等放宽了限制,因此以亚洲为中心,来自各国的投资非常活跃,预计全年的投资额将接近上一年度的3倍。

  在这种局面下,来自中国的投资却反而在减少。4~12月的投资约1800万美元。1月份以后也没有出现像样的投资,预计全年投资额也就在2000万美元上下,锐减至2012年度(约4亿美元)的20分之1。

  来自中国的投资已经连续3年下降。与2010年度(约82亿美元)的高峰时期相比,还不到当时的1%。按国别统计的话,估计投资额排名仅在第十名左右。

  在2005年之后欧美正式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后,中国开始接近当时的缅甸军政府。并在资源领域开展大规模投资,例如在北部的克钦邦建设水电站、在西部的若开邦开发天然气等,2010年度以后的投资额占据压倒性优势。在2011年度缅甸的外国投资中,中国投资所占比例超过90%。

  但2011年春季的缅甸“民主化”使形势完全改变。通过民主选举当选的吴登盛总统在上台后积极与改善与欧美各国的关系,与此同时,开始与最大援助国中国保持距离。

  其代表性举动就是2011年秋季冻结密松大坝建设。这是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开发的缅甸最大电力开发项目,吴登盛总统以担心破坏自然环境为由下令冻结。中国电力投资方去年年底派官员访问缅甸,希望重启项目,但吴登盛给予回绝,重申在其任期内暂停开发。

  • 责任编辑:王宇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