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专题策划文章,非时效新闻
“你觉得一个人到中年、五短身材、秃顶离婚的男人有魅力吗?”
“当然没有。”
“但是他叫普京。”
“噢,他不一样!他是全俄罗斯最有魅力、最性感的男人!”
这不是一个段子,这是2013年的最后几周,莫斯科街头一段真实的对话。当天,普京刚结束他的年度记者招待会。4小时零5分的时间里,他回答了52个问题。当他走向出口时,一名记者追上他,询问大赦名单上是否有尤科斯石油公司前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普京答道:“他已失去自由10余年,这是严厉的惩罚。他还有生病的母亲,我认为可以作出赦免决定。”
语惊四座。当年无情“剿灭”寡头的普京是向敌人妥协了吗?不,他是为了更强硬。只有强硬,才能让一个其貌不扬的政治家具有惊心动魄的魅力。
“此人缺乏恐惧感”
同一个问题,问100个人,有时候只会得到1个答案,有时候会有100个答案。“普京是什么样的人?”从美国《福布斯》到俄罗斯平民,答案可能不尽相同——“最有影响力、冷面、很Man(男人)、很Cool(酷)”,但核心非常接近于一个词:强硬。“普京为什么这么强硬?”这个追问,却会引来许多截然不同的答案。国家形势、职业背景、政治权术等等,都是解答“普京强硬之谜”需要考虑的因素。但首先要考虑的,还是个人性格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1952年是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的第七年,普京出生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亲在卫国战争中负伤,留下了残疾,虽然不严重,但战争和疾病让他变得冷峻、不苟言笑。普京小学的班主任觉得,这位父亲“看起来总是恶狠狠的样子,一些不大了解他的人在他面前会有害怕的感觉”。此时,列宁格勒正处于战后重建中,生活条件艰苦,童年的普京和小伙伴玩的游戏就是在走廊里追逐随时出没的老鼠。严父的性格和艰苦的生活对普京影响至深。
两个哥哥夭折后,普京成了家中唯一的孩子。他精力过剩,上课大声说话,下课打架,还因不穿校服被老师赶出教室。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个个子不高、相貌也不出众的小伙子却很有主见,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一个十字路口:练柔道,还是上大学?普京10岁开始学习柔道,很快就迷上这项用头脑和巧劲制服对手的运动。普京的启蒙教练拉赫林看到这个孩子很有潜质,建议他直接进入高等技术学校,一来可以继续练柔道,二来可以免服兵役。拉赫林先去做普京父母的工作,告诉他们,放弃这个机会就是干傻事,考大学是冒险,万一考不上还要服兵役。父母随即告诉普京:“按拉赫林的话去做。”普京陷入了“两面夹击”:白天在训练场是拉赫林的开导,晚上回到家里是父母的规劝。但普京不为所动:“我就是要考大学,就这么定了。”
“那你就得去当兵!”
“没什么可怕的,当兵就当兵!”
结果,1971年,普京考上列宁格勒大学(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