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注意风险
大公网9月16日讯 综合媒体报道,美国《时代》周刊几年前曾刊文,原题目就是“伴随着中国追逐海外生意,国有企业遭遇打击”。文章认为很多中国企业不重视商业风险,走出国门投资成了“赔本赚吆喝”。而商务部方面曾体现,最近中国企业境外风险呈上升趋势。
《时代》周刊几的文章称,归功于中国工程师设计和建造的全新现代化铁路系统,今年朝觐期间涌入麦加的250万朝觐者发现,往来于各个圣地之间变得更加容易了。这条耗资18亿美元的铁路连接着麦加周边的许多地方,于今年11月初开始运营,每小时能运送7.2万名朝觐者。
麦加轻轨铁路项目可能会缓解这个沙特城市的交通瓶颈,却在北京引发了喧嚣。轻轨项目总承包商中国铁建公司透露其在该项目上的损失可能高达6亿美元。正如这一新铁路系统将展示中国快速发展的高科技能力一样,创下中国公司海外项目经济损失纪录的这一工程也表明,中国宁愿自掏腰包也要求宠于国际。
作为中国技术的展示窗口,麦加轻轨项目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高速铁路系统上周运送了数十万旅客,没出现任何故障。在与沙特政府签订合同后,中国铁建只用了16个月便完成了整个工程。但同样的16个月也表明,被北京亲手挑选去履行对新伙伴们的政治承诺的中国国有企业正面临巨大风险。
自2009年签字仪式完成后,这项工程的政治动机便超过了商业敏感性,一直受到北京和沙特盟友的关注。专家认为,若中国公司在如此敏感的项目中途停工,其损失将不仅局限在经济领域。
铁建并不是唯一一个陷入远离国境且无利可图项目的国有企业。在其他一些商业案例中,中国公司并没赔钱,但也没赚到钱。
当北京热切希望在全球敏感地区获得影响力和盟友时,它也明白中国公司在中东等新兴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在商业机会。中国公司在中东项目的竞争上日趋活跃,并通过低价拿到合同。
但有人却质疑,在遥远国度挥霍6亿美元,只是希望获取未来的影响力,这么做是否明智,“即使中国加强了同中东国家的经济联系,这也并不意味着中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地位或地缘政治因素会发生改变”。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副司长王胜文在2012年在“第六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各类境外风险呈上升趋势,企业应特别注意安全风险、政治风险、投资风险以及中外融合等四方面的外部风险防控工作。
据新华社报道,王胜文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业务相对集中在高危市场。据他介绍,我国对外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对高危或高风险国家的投资额占到五分之一。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合同额超过十亿美元的89个国家和地区中,18个位于全球建筑业市场风险最高的20个国家之列。
对外劳务合作方面,超过5千人的24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五分之一的劳务人员生活工作在高危或高风险国家。据初步统计,近两年共发生涉及境外中资企业和人员的安全突发事件198起,共造成139人死亡。
王胜文说,境外风险将长期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进程,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各方面要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密切配合,坚持防范与监管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