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专题策划资料,非时效新闻。
史明德大使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
本月9日至11日,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将对德国进行就任总理职位之后的第二次正式访问。那么李总理此次访德都有哪些主要活动和议题呢?就此国际在线驻德国记者郑安专访了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
应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邀请,10月9日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将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李克强总理就任一年半以来第二次访德,也是自今年三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和七月份德国总理默克尔第七次访华之后,中德两国高层今年第三次互访,是今年中德高层互访三部曲的最后一个乐章。
访问期间,李克强总理将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两国于2010年建立政府磋商机制,至今已经顺利开展两轮,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规划和引领作用。与此同时,这种磋商机制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中也是唯一的。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认为,这充分体现出中德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这次李总理来主要是主持中德第三轮的政府磋商并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随同李总理来的部长有将近二十多位,德方有十三个(对口联邦)部的部长都参加这次磋商,我们称之为‘中德内阁联席会议’。这充分体现了中德关系的高水平、广度和深度。”
史明德大使强调,李总理此次访德的核心是与德方签署《中德中长期合作行动纲要》,确定中德合作的新领域、新举措,规划中德关系今后五年到十年的发展方向。其中,创新伙伴关系是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确定的未来中德合作的主题。史明德大使对此解释说,“创新的概念不仅包括经济、贸易领域,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合作模式的创新和理念的创新。至于创新的领域非常广泛,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农业、教育,甚至在两国非常重要的领域,比如先进的制造业方面,还有德国的工业4.0战略方面,都要进行合作。我们这种合作是有新的动力、面向未来的。”
今年三月份,中德双方决定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而即将发表的《中德中长期合作行动纲要》以创新伙伴关系为主题,是全面打造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两国还确定2015年为中德“创新伙伴年”。同时,中国也将担任2015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的主宾国。
当前,中德都处于推动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面临相同的挑战和机遇,利益交汇增多,合作需求上升。史明德大使认为,中德两国都非常重视创新,德国政府更一直将创新视为国家战略,而创新合作就好比是一把金钥匙,将充分挖掘中德合作的深层次潜力,在今后中德关系发展中起到重要的统领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国家发展的源泉所在,所以我们把创新作为推动中德关系的新动力。中德经济互补,双方之间相互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应对世界发展和中德两国关系发展的需要——中德两国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也是最大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大国,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强强合作,联合起来,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史明德大使还表示,德国是中国第一个与其开展全面创新合作的国家。在很多创新领域里,中国有需求和市场,德国有优势,双方有很多的合作条件和基础。创新将成为推动中德两国关系、深化两国合作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