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会晤李光耀(资料图)
本文为专题资料汇总 非时效新闻
大公网讯 综合报道,2013年9月,通商中国同本地两个华社组织——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在香格里拉酒店举办“祝贺李光耀90华诞”晚宴。会上众人回忆起李光耀和中国的情缘。
新航主席、全国雇主联合会会长李庆言以华英语宣读赞词时说:“多年以来,李先生不只身体力行地促进了新加坡与中国友好关系的稳健发展,他独到的眼光、智慧与勇气,也开拓了许多不曾存在的机遇,让新加坡有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岛小国大的作用,驰骋于更广阔的天空。”
李庆言还引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年前与到访的李光耀会晤时的话:“李光耀先生,您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受敬重的前辈和长者,中新关系的新方奠基人和掌舵人。至今您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推动中新关系的发展,我对此表示由衷的感动和钦佩。我们不会忘记您对中新关系所做的重要贡献。”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李光耀是罕有的能有机会与这五代中国领导人会面的外国领导人。包括在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李光耀在37年间共访华33次。
中国外交笔会副会长曾回忆中方接待李光耀首次访华的内容,细节颇为耐人寻味。
1976年5月10日至23日,李光耀率团首次访华。当时,周恩来逝世,邓小平下放,出面接待的是新任总理华国锋。华国锋对外交不熟,又置身“文革”的特殊环境,因此他在会谈桌上神情严肃,举止谨慎。
当时毛泽东主席年事已高且多病缠身,因此会见来访国宾均不作预先安排,而是临时视情况而定。5月12日,外交部礼宾司官员突然到钓鱼台18号楼通知李光耀,说毛主席将会见他。这令李光耀遂生几分意外欣喜。因为当时毛泽东会见来访外宾,被视为是对客人的最高礼遇。
礼宾车队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李光耀和拉贾拉南下车后被引导入内。毛主席身穿浅灰色中山装,靠坐在客厅正面的沙发上,见李光耀进来,由张玉凤和护士长扶起来与其握手。落座后,李光耀一改他惯常的自如洒脱坐姿,正襟危坐,极力保持政治家的矜持和仪态的郑重,显示出对“伟大领袖”的尊重。
毛主席身体虚弱,说话含糊,吐字不清,加之浓重的湖南口音,众人很难听懂,需由张玉凤用普通话提高了嗓门逐句重复。有几次张玉凤也不得不在纸上写几个大字,请毛主席确认无误后,再由冀朝铸译成英语。会见持续了约一刻钟,华国锋和时任外长乔冠华陪同会见。这场会见纯属礼节性的,没有太多的实质内容。用李光耀的话说,只不过是中方表达了对新加坡代表团的善意和重视。
第二天,《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章都作为重大新闻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会见的消息和照片。李光耀看到照片后说,(毛泽东)比当面所见到的要好。
这次简短的会见,给李光耀留下了很深的记忆。若干年后他还回忆道,毛泽东当时已83岁高龄,无论是精神或者体力都很虚弱,已不像中国新闻媒体描绘的“神采奕奕”的样子了。但他看到的仍是领导过长征,坚持抗日游击战,打败国民党军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巨人。
李光耀的第一次访华,所到之处不多,接触民众受限,但淡释了李光耀对华的政治疑虑,回国后就放宽了公民旅华限制,允许60岁以上的人可以访华旅游观光。他的用意在于,让新加坡的华人到中国看看,会更热爱新加坡。
欢迎关注、扫描大公网国际频道微信“世说时局”(公号:shishuoshiju)
传递涉华信息,共享全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