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执政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靠选举制度赢得大选

  如果选择了反对党,就不要指责执政党在推出社区更新计划时优先考虑“我们自己的选区”。

  一贯以团结和效率为先导的人民行动党,还能在未来自我革新,满足一个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的需求吗?

\

反对党大规模集会。

  编者注:本文系专题文章,并没有时效性。

  2011年5月7日,新加坡独立以来最激烈的一次议会大选落幕。从未中断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继续“完胜”——赢得了全部87个议席中的81个。然而,赢得6席对于反对党来说也堪称一场大胜。

  大选之后,人民行动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低姿态。总理李显龙表示,大选结果说明“许多民众希望政府改变执政风格和方式,希望看到国会有更多反对派的声音以监督人民行动党政府”。

  81∶6,远不足以说明这次选举的激烈。反对党所获得的6席,代表着近40%的选民的支持票。这意味着,仅仅是因为新加坡的选举制度,才阻止了反对党获得更多的议席。(新加坡选举制度中,执政党可以通过划分、合并选区,分散反对党优势票源,从而保证执政党在绝大多数选区获得多数。这就是反对党所获选票与议席相差悬殊的原因所在。

  这是一次让人民行动党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战斗。在最紧张的选区,人民行动党只赢了反对党142票。而在选举前普遍认为反对党将会获胜的阿裕尼选区,李光耀直言不讳告诫:阿裕尼选区的人民“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有5年的时间反思自己的决定。”他说如果选择了反对党,就不要指责执政党在推出社区更新计划时优先考虑“我们自己的选区”。执政党没能拿下阿裕尼,60%的总得票率更是创了历次选举的新低。

  这样的选举对人民行动党是难得的经验。更何况,人民行动党毕竟获胜。难怪李显龙笑得依然舒展,李光耀父子和吴作栋依然信心不离口。

  让国会也进入第一世界

  刚刚过去的一年注定会在新加坡政治进程中留下印迹。

  新气象肇始于2010年3月,新加坡国会通过法律,废止对互联网的政治审查,允许政党和参选人在互联网上进行政治宣传。虽然这条法令2006年以后就形同虚设,但真正被废除还是令新加坡政治面貌一新。

  政治辩论的气氛空前浓郁,执政党的每一个微小失误都被放大,以至于2011年3月,总理李显龙第一次在电视采访中公开说出了“Sorry”。在1990年代,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那个时代,总理府的第一反应常常是把“诽谤”这个帽子戴到记者和反对派头上,把他们送上法庭。

  今年的大选是属于年轻人的。在总数230万的选民中,有60万21至34岁的年轻人第一次拥有选举权。他们恰恰是最活跃的网民,根据watchfacebook.com的统计,这个仅有470万人口的城市国家有着240万的Facebook用户。

  为了吸引年轻族群选票,人民行动党特别推出了年仅27岁的女性候选人陈佩玲。陈佩玲大学毕业后就职于著名的会计公司安永。嫁给李显龙私人秘书后,进入人民行动党青年组,开始在政治上平步青云。但这个长相甜美的传统精英除了高喊“团结”、“稳定”、“发展”等人民行动党已经呼喊了几十年的口号外,毫无具体的政策主张。她那个自己工资明显支付不起的名牌手袋,更刺激了新加坡当下最敏感的社会神经。

  反对党与陈佩玲正面对抗的同样是一位小姑娘,24岁的电信公司职员佘雪玲。短短几周,她就成为新加坡最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她的Facebook粉丝人数甚至超越了李光耀。官方的《海峡时报》不无嫉妒地表示:“佘雪玲获得了摇滚明星般的待遇”。

  24岁的电信公司职员?27岁的会计师?不一定是合格的议员。但网民的选择说明了社会情绪的变化。

  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的治国理念一直是精英政治,他曾说:新加坡国家太小了,我们的人才太少,负担不起把有限的人力资源用在两个不同的政党上。人民行动党总是随时准备着把各行各业的精英吸收入党。

  这导致反对党始终难成气候。每一次选举,反对党甚至很难推出一个如执政党一般拥有金光闪闪的履历和学历的候选人。而在儒家文化浓郁的新加坡,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在海外名校留学等经历简直就是“有能力”的代名词。

  但这一局面在此次选举中也被打破。这个城市国家的精英不再紧密团结在李光耀父子为核心的人民行动党周围。工人党此次推出的候选人之一陈硕茂的履历几乎可以让所有的人民行动党候选人汗颜:1979年的新加坡高中毕业考试第一名,曾经参军服役,哈佛的本科,牛津的硕士,斯坦福的博士。

  他的职业生涯也令人瞩目,不仅是美国著名律师事务所达维在北京的首席代表,而且曾经负责中国工商银行、中石化的海外上市法律咨询,还参与过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中投公司海外投资等全世界金融界都为之震撼的大项目。

  陈硕茂在对媒体解释自己的参选动机时表示:“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这段路程还没有走完。行百里者半九十,最难的应该是后面这一段,所以我觉得非常重要。我们要能够朝这样的目标挺进,就是建设第一世界国会的方向努力”,“我们需要进行下一段建设,让我们的民主机制可以运作,让我们真正走入第一世界”。

  执政党会改变吗

  工人党议员刘程强是另一位反对党中的政治明星,在2006年大选中,他是仅有的两名通过直选成为议员的反对党候选人之一。而这次大选,因为有陈硕茂等其他新成员的加盟,他选择了放弃自己深耕多年的单选区,在最有“新国特色”的集选区与人民行动党对决。

  集选区,是1988年由执政党修改选举法之后创立的独特选举制度。每个集选区有4-6个议席。每个参选政党提出相应人数的候选人,选民只能在党派之间选择。在以往,反对党从未在任何一个集选区获得过胜利。而这一次,刘程强和陈硕茂,以及主席林瑞莲领衔的工人党终于在阿裕尼集选区掀翻了外交部长杨荣文领衔的执政党团队。

  而国家团结党在另一集选区马林百列靠着佘雪玲的超高人气,将前总理吴作栋领衔的执政党团队的得票率打至5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让吴作栋连连自嘲“表现不佳”。

  吴作栋表示:“新加坡的政治地貌已经变了,我们能感到这股潮流,人民希望在议会里听到不同的声音,这股潮流非常强大”。

  人民行动党执政早期执行的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普遍义务教育、全民医保、国营企业、公共住房等等,GDP的60%曾来自国营企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统治精英们越来越远离普通人的生活,1990年代,新加坡开始比照跨国企业高管的薪酬制定高级公务员工资标准。短短几年时间,新加坡的高级公务员们的收入就跃居全世界公务员之首。仅有400万人口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工资高达205万美元,是美国总统工资的5倍。而各个部长的平均工资也高达126万美元。

  在全民都在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时,这种极端差距尚能被忍受。但随着经济增长的福利越来越被精英阶层垄断,新加坡民众对这一悬殊越来越难以忍受。2010年,新加坡GDP增长14.9%,但普通民众的工资收入仅增长3.4%。

  尽管如此,执政党依然在坚持他们推出的最激进最开放的经济政策。甚至放言要在2030年大量放开移民以对抗人口老龄化,压低日益飞涨的人力成本。这当然对GDP增长有好处,但这种政策当然不会受到选民的欢迎。普通大众们并不是企业主或者金融家,他们更担心的是自己的工作、福利被移民抢走,而不是GDP。

  在选举之后,李显龙开始主动承认错误,他向媒体表示“本次选举标志着我们国家政治版图的明显改变,我们必须适应”,“许多民众希望政府改变执政风格和方式,希望看到国会有更多反对派的声音以监督人民行动党政府”,“人民行动党会从这次选举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

  与儿子的谦卑姿态相比,李光耀就显得更自信和强硬。他不断重复着对选择了反对党的选区的告诫。这种近乎威胁的表态绝非说说而已。在历史上,人民行动党就曾多次推迟给反对党选区的老旧政府公屋安装电梯等公共改造项目,以“惩罚”那些选择了反对党的选区居民。

  而在选后,李光耀更是公开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已经忘记了我们当年经历的苦难,但是我和那些50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新加坡不是一个自动导航的飞机,当风雨来袭时,你们难道不希望有一名经验丰富的驾驶员?”

  人民行动党的党徽是圆圈中的一道闪电,表示“民族团结之下的闪电行动”。因此也被不满他们的政治反对者们嘲讽地称为“闪电党”。在过去的40年中,他们确实体现出了闪电一般的执行效率。

  这个仅有400万人口的国家曾经的诉求非常简单,社会关系也不复杂,争议和讨论看起来毫无必要,一个高效率的执政党就能满足人民的需求。但现在,一贯以团结和效率为先导的人民行动党,还能在未来自我革新,满足一个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的需求吗?

责任编辑:常晓宇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

1111111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