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马克·古丁最近到访大公网,参加《春山谈话》节目录制时透露,威廉王子3月访华,凯特王妃不会随同到访。据悉,这是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后,首次有王室成员来华进行正式访问。
根据古丁先生的说法,先到北京,然后到上海,参加英国领事馆举办的“创意英伦盛典”的开幕式。这一活动旨在加强两国政府和企业间的创意合作。“英国是个创意和创新大国,我们的创意在商业、旅游、贸易、时尚,所以要吸引两国最创新的公司,支持他们的合作,加强他们的伙伴关系。”
关注动物保护是威廉每次外访的重要安排。具体行程还在商定中,但是关注动物保护的活动肯定会在行程中涉及。另据有媒体引述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吴百纳女士在伦敦所透露的消息,威廉一行将去云南探访大象保护区。
古丁先生强调,这是威廉王子的首次访华,是中英高层互访的一件大事,也是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后,首次有王室成员来华进行正式访问。查尔斯王储在1997年到访香港,参加香港回归仪式,但他没有到内地进行正式访问。
这将是迄今为止对英国王室外交能力的最大考验。报道称,威廉王子的父亲查尔斯王子自1997年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后从未到访中国,并因与达赖交往甚密而触怒了中国政府。
有报道称,2012年,英国首相卡梅伦决定会见达赖后,中英两国的高层往来一度降至冰点。中国政府批评卡梅伦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同时副首相尼克·克莱格则公开谴责人权记录。
但是自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就任以来,两国外交关系有所缓和。中国和英国都把威廉王子访华视为两国政治和贸易关系改善的重大进展。除了访问中国外,威廉还要到访日本展开英国的形象之旅。
肯辛顿宫在声明中说,威廉王子将首先代表政府前往日本访问,参加在首都东京和其他地方举行的一系列活动。
英国的王室外交越来越风生水起,其实中国是重要一环。比如2014年6月,李克强访问英国,中英还围绕女王是否见李克强而发生一些“故事”,尽管中国官方辟谣称不存在以“取消访问”相威胁,但分析人士依然认为此举显示出英国的敏感和“小气”,同时也能展示出中国确实在日益强大。
这件事没有太多媒体报道,只能从泰晤士报的说法中管窥一二。李克强访问英国时,英国女王成为一场中英外交较劲的筹码——中方希望安排女王见面,并曾以取消访问为由,最终如愿。媒体说,中方要求安排女王见面显示出中英关系越来越不平衡,同时也将英国不愿失去巨额投资的绝望感表露无遗。
而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形容这样的媒体报道是“误解”。他补充说:“中国的外交做法要更加细腻一些。”《卫报》的一篇评论说,在李克强访英前夕,“北京决定温和地告诫英国,要有自知之明”。
正是因为英国一些人在同中国打交道时,还是放不下“帝国心态”。中国综合国力日盛,已晋升为第二大经济体,再也不会回到一百多年前孱弱和屈辱的状态,“天下未可小中国”。英国昔日“日不落帝国”的盛况不再。但内心深处,某些绅士还保存一份虚矫的优越感。在同新兴国家打交道中,他们不时展露出礼服下的“小”字来。
所以,英国的王室外交本质是一把“双刃剑”。玩得好可以让中英关系好上加好,让英国形象得以提升;玩的不好则会伤了自己,也伤了他人。